采访时间:4.13
采访地点:沈永清家
采访者:吴小梅 张银莹 范士铭 曹振武 吴林 沈学科 奚心莲 黄莹沈亦涵 陈曙 孙雯霞
记录人:沈学科
采访过程:
学生:爷爷,您好!我们是郑陆中心小学的四年级的学生。我们正在研究“关于镇影剧院和图书馆的管理与建设问题”,有几个问题想请问您,可以吗?
沈永清:可以!
学生:爷爷,您居住在这里多少年了?
沈永清:71年了,从小就住这儿。
学生:爷爷,您知道郑陆图书馆吗?
沈永清:知道,它在镇影剧院后面,正门在中学那条路上。
学生:爷爷,您去借书吗?
沈永清:我不去借书。因为工作时忙,没时间。现在虽然退休了,但社会活动比较多,有时还要带孩子,也没时间。我喜欢看历史方面的书,文艺类不太爱看。可能与我的工作有关吧,我是教政治的。现在年纪大了,视力又不好,再说家里订了两份报纸,《扬子晚报》《武进日报》,订了两份杂志《银潮》《火炬》,平时喜欢写写画画,看都来不及看。
学生:哦,爷爷,那你家人去借吗?
沈永清:一般也不去。像沈亦涵奶奶家务事多,平时看看报纸、杂志;他的爸爸比较忙,双休日忙于应酬;他的妈妈在税务所工作,单位有图书馆,借些业务书看看。小孩呢,自己到新华书店买些自己喜欢的书看看。
学生:爷爷,您觉得图书馆藏书多吗?
沈永清:不多,而且图书馆的书种类不全,有些书比较陈旧,不适合看了,都过时了,不受欢迎了。
学生:您对建设和管理镇图书馆有什么看法?
沈永清:我觉得管理有困难。一:资金不足,使图书存量不够;二:文化发展认识上不够,老百姓文化这一方面的基础比较差。因为像我年龄的人,农村上打打牌,搓搓麻将,真正爱看书的人不多。图书馆借书的人不是太多,年轻人要生活,要赚钱,没时间看书。小朋友看书不多,要学习。发展好一点的话,比较困难,看书氛围不浓。不过,今后的形势肯定一天比一天好,党的十七大刚开完,胡锦涛说文化要大发展,人们生活大提高,精神食粮肯定需要,文化站管理一定要跟上去。
学生:爷爷,谢谢您给我们介绍了有关图书馆的情况。再见!
沈永清:别客气,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