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育的实际意义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是中国文化国粹之一,绵延数千年而流光溢彩。一直以来,老百姓评判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和素质高低,标准之一就是他写字的好坏。其实,这就是书法传统深入人们骨髓的影响所在。但就是这样一个渊源流长的文化传统,却在电脑时代、数码时代的蓬勃运动中日渐式微,进而“沦落”到近乎可有可无的地步,书法仅成为极少数专家把玩和自诩的贵族化产品。书法远离了大众,远离了中小学生,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局面,长此下去,它大有失传的可能。当一个地道的中国人,连自己的文字都写得东倒西歪,就连与国学有关的硕士、博士写起字来也浑如小孩涂鸦,甚至只能依赖电脑才能写字时,那已经不是个人的悲哀,而是民族和国家的悲哀了。我们不能沉醉于工具的便利之中而忘记了自身的文化使命,我们有责任传承自已的民族文化。
书法教育全面进入中小学生的课堂,是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学生艺术素质,提高学校文化品质的重要举措,全体师生必须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充分认识书法教育的实际意义:
一、开展书法教育,是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写字教学的通知》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精神,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厅2007年8月《关于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意见》文件的要求,是中小学增强特色办学的要求。
二、中国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开展书法教育是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需要,提高学校文化品质的要求。
三、开展书法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书法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有良好的作用:练字过程能磨炼学生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心、细心、耐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领悟力、想象力、创造力。
四、开展书法教育,让学生写一手好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将给学生终身受益。字象人的衣裳,影响人的外表形象,写一手好字将会给学生现行书写作业美观而快捷,提高学习效率,也会给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带来实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