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学校网络维修时发生问题,我们阅读课题组本学期上传到网站上的文章在一夜之间全消失了。因为信任,所以很多我们写的文章都没有备份,于是只好重新来做。我刚刚回忆完研究计划,现在却开始写研究小结,似乎一个学期就在这两页之间。当然只是感觉而已,这学期,我们是真的在做课题。
读经典书
要想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教师首先要阅读。这一学期,我读了《书声琅琅三年级》、《班主任兵法》、《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最需要什么》。特别是我在薛老师的书里发现了很多好书,然后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找到的经典与孩子们、朋友们、亲人们分享,于是《窗边的小豆豆》、《鲁宾逊漂流记》、亲近母语之《全阅读》、《日有所诵》,那一本本飘着翰墨香味的书,留下了我们共同的愉悦。
走在2008最后的日子里,我常常忆起薛瑞萍老师那温暖的手掌和坚定的话语:做好读和写两件事,学习就不会有问题。所以来年,我必定要把更多的种子撒向那广阔的心田。
上研究课
按照计划,我在课题组尝试着分别上了一堂《鲁宾逊漂流记》的读书指导课和交流课,因为是第一次上,自然也摸不着门道。不过,很多课题组的老师都表示也想尝试尝试,这让我非常高兴,可谓是“抛砖引玉”啊!不过我由此也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下学期应当每两周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这个交流主要是交流自己读到的好书;然后一月一次读书指导课、交流会,指导大家阅读整本书,交流读后感受。
创好氛围
根据课题组提出的要求,我在班级里出了一期读书黑板报,而且组织学生进行了学习。也成立了好书交换站,还形成了借阅登记的习惯。不过也有问题,书源太少,关于这个,我可以学学其他老师,期初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书籍,然后在集体里交换。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这样学生读的兴致就会更高。
当然,在研究过程中,也被泼了冷水,有些学生家长说,以前一个学期只要买一本书,怎么这学期要买三本书?(一本《窗边的小豆豆》、一本《鲁宾逊漂流记》、一本彩乌鸦系列,彩乌鸦系列用于交换读,其余两本认为值得拥有)我想下学期,要花一定的时间和家长交流,使他们先改变对读书的偏见。
相信,精彩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