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举手苍穹,并非一定要摘到星月,而是需要这个不能媚俗的姿态。
教育的现实常常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感到无奈和愤慨,然而我从未放弃心中的理想。虽然有些遥远无期,但我喜欢驻守着那片教育的“后花园”,流连于那片纯净的田园。
从业十年,我并非一定要功成名就,而是喜欢流连在这片纯净的天空,和孩子们一起年轻。思想中理想化的精灵告诉我说,对于你来说,你可以有很多很多的学生,一茬又一茬,或许最后多得你都记不起他们的名字,甚至他们的面孔……然而,对于孩子们来说,你却是他们唯一的老师,是那个在他们人生旅途中独一无二的一个标志,是那个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无意识状况下深深印如他们记忆中,等他们若干年后会不断唤醒有关于你的记忆的人――老师。于是,我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敬畏,也学会了充满梦想的面对学生。而老师,又被称为园丁,我喜欢这个称谓,很富有诗意。让我会不由得想起我将面对的每一个花园:
如果,你有一片土地,你会把它种成一个什么样的花园?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园丁都问过自己这样一句话?
是让我的花儿朵朵牡丹,朵朵玫瑰,而不去管他们是否愿意或者是否适合成为这些名贵花草,还是在他们原本蓬勃的生命力中灌溉耕耘,赋予他们越加旺盛的生长势头,让他们最终成为或许并非名贵但绝非平常,有着独特生命力的花朵?
印度诗人、思想家、教育家泰戈尔在《阿什拉姆学校》中深刻地指出:
年轻的心灵中应该渗透这样的思想:他生于一个人类世界,这人类世界与它周围的世界是和谐一致的。
有人说,这正是现在的正规学校那种严肃的、傲慢的、高人一等的教育中所忽视的东西。这种教育把孩子们从一个充满奥秘、充满人格启迪的世界中强行拉开;它仅仅是一种纪律规定,它拒绝考虑个性;它是一个设计特殊的工厂,以期获得相同的结果;它沿着想象的平均直线开掘教育渠道,而我们知道,生命之线并非直线。
面对着我花园里的花花草草,我会是个给我的花花草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做梦的园丁,那绝对会是个绚丽的花园……
做为一个老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心灵空间,就是送给学生一座真正的天堂!就是为学生建造了一座心灵的后花园!开辟心灵的后花园,在其中倘佯,人生就永远不会枯萎,教育就永远不会枯萎,管理就永远不会枯萎。
保护孩子,张扬个性,拥有梦想,守住美丽的教育“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