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一个崇尚音乐和舞蹈的名族。儿时的记忆中,那“大篷车”动感的韵律似乎还在耳边回荡,那奔放、迷人的舞姿还在脑海中隐现。几年前看过的印巴情歌《新娘出嫁新郎不是我》的MTV,那富有磁性的歌声和着跳动的音符,荡漾着美妙节奏,真是一种享受。
学校推荐看《三个白痴》,以前看到过这个片名,凭直觉认为可能是纯粹的喜剧片,甚至会是无厘头的,笑过之后什么都不会留下。所以始终没想到去看它。然而在校期间看了半个多小时,却着实吸引了我。于是,乘着这样一个国庆假期,差不多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因为边看还拿支笔随手记下些细节和对白,甚至暂停回看一会,花了三个半小时看完了这170分钟的电影,真的拍案叫绝!
影片描述了三个帝国工学院的学生——兰彻、法罕和拉加,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一起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有开心的嬉戏,有痛苦的折磨,更有刻骨铭心的故事!影片从法罕、拉加和查托寻找兰彻拉开序幕,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游走,天高云淡,草木青青,音乐悠悠:“他像风筝一样翱翔,我们烦恼着明天,他尽情享受着今天,把握每分每秒……”开始回顾十年前在工学院的学习生活……
虔诚的拉加,爱好摄影的法罕,和充满智慧的勇敢无畏的兰彻,成了好朋友,也就是主人公“三个白痴”。表面条件优越、月薪25000000的兰彻家庭,月薪25000的中下等家庭的法罕,月收入仅2500的平民家庭,家庭背景和人物形象鲜明。
影片充满喜剧色彩:
如兰彻用盐水极易导电的知识给欺负新生的学长以下马威;以为何太空不用铅笔顶撞院长的“太空笔”;为填饱肚子冒闯院长大女儿的婚礼;因迟到考试教授不收考卷,兰彻乘机搞乱考卷蒙混过关;要强的院长能左右手同时写字,衬衫有魔术贴,领带有钩子,每天下午两点小睡7.5分钟,在歌剧催眠中侍从刮着胡子,滑稽有趣;因为答不上规范的“机器”的定义,兰彻被教授批评并要求“滚蛋”,他以取“书”来予以反驳;兰彻“被迫”教学,让“学生们”30秒定义两个专有名词;抓住机会,偷改演讲稿,让只会死记硬背的查托和好面子的院长等颜面大失;法罕和拉加为弄清兰彻的身世抢夺真兰彻父亲的骨灰罐……加上一些有趣的细节和人物夸张的表现,让人忍俊不禁!
影片也饱含悲剧基调:
“人生就像赛跑,跑得不快就会被踩下去。”工学院从四万名申请人中录取了200名。正如“病毒”院长所说的杜鹃为了生存,干掉其他鸟类,“生命从谋杀开始,这就是大自然”。查托专注背诵记忆,每天背诵18个小时,还恶作剧地以黄色刊物诱惑同学,搞坏同学的成绩来提升自己的名次。
乔伊,异想天开做直升飞机,但交不上作业,完不成计划,不能顺利毕业,他只能抛弃心爱的实验飞机,弹着吉他伤感地哼唱:“我这辈子,一直过着别人的生活,就这么一次,让我做我自己,再给我一次长大的机会……”兰彻和好伙伴接着研究他的直升机,但是成功之时,却看到乔伊在宿舍里上吊自杀。乔伊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因为不能按时毕业,承受不了心理的压力,他自杀了,但更像是这个教育制度的“谋杀”印度每90分钟就有1个人自杀,让人心悸!
拉加酒后在院长家门口撒尿,被勒令退学,他又不能出卖朋友,于是他选择了跳楼。院长的儿子其实热爱文学,但因为父亲逼他学工程,于是他选择了摔火车的自杀,这又是一个谋杀!
兰彻原来只是为真兰彻读书拿文凭的替身。法罕的父母只想让孩子学工程,不允许他所钟爱的摄影。而似50年代黑白电影的拉加,父亲瘫痪,母亲尽管是退休教师,但有病在身,为了这个家做牛做马苦苦支撑,姐也因为条件差嫁不出去,一切都寄希望于拉加学成后找到好工作,改善家庭经济。拉加改变想法,发奋学习,和查托一起靠吃药来背诵记忆。
几段歌舞活泼风趣,让人看着兴奋:“噘起嘴唇,吹个口哨,把困难吹散,一切都好!”浴室里、校园内,一群男生在忘情地挥洒起舞,洋溢着年轻人的活力!“风中低吟着旋律,天空跟着哼唱,我的心像在跳舞,花朵紧紧拥抱……”短短的两次接触,让佩雅情不自禁爱上了兰彻!真是“美国式的幽默”!
同时,影片充满人性的光辉:
兰彻骑机车急救拉加的父亲。两位好兄弟和佩雅想方设法挽救了拉加,让他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我们用双手对抗神,不会让你走!黑暗之后就是阳光,我们不会让你走!只要一点勇气就能改变一生!由衷地快乐,让我们听从心吧!”
兰彻为什么考第一,因为爱机器,工程是他的热情!多喝了酒,激发出三人内心的渴望,开始打赌:兰彻向佩雅表白爱意;法罕要放弃工程学选择爱野生动物,拥抱摄影,听从自己的天赋;拉加要抛弃胆小和害怕,不再担心明天。拉加不再恐惧,摔断腿后学会“站起来”,并如愿找到工作。法罕与父亲谈论后终于放弃工程,开始了钟爱的野生动物摄影。兰彻为拉加偷试卷遭责打,被惩罚赶出学校,但院长的大女儿生孩子,准备退学的兰彻抛却个人恩怨,毅然伸出援助之手,勇敢智慧地指挥同学们,在佩雅的指点下顺利接生。法罕和拉加为兰彻大胆抢婚佩雅……
兰彻有他的智慧心经:“一切都好。”敢于挑战陈规,“他热爱机器,但只有他不是机器。”有勇气面对所以的问题。“一切都好”充斥在自信、乐观的兰彻心间,也影响着虔诚的拉加和循规蹈矩的法罕。
最后,三人终于找到兰彻,原以为他这么聪明能干的工程师,当一个不起眼的小学教师,不能改变教育更不能改变世界,是悲哀的!但是,最后大家才知道他就是有着400项发明专利的伟大的科学家冯苏王杜!他在用科学精神开办着、创造着新的学校,让孩子们享受着科学带来的美妙乐趣……原来,小学教师可以如此光彩?!
看过、笑过之后,给我留下了深思和追问:追问一,我们的教育怎么啦?到底是训练死背定义的“机器”还是灵活运用的人才?!追问二,社会到底需要的是文凭还是真才实学?追问三,学校是社会的缩影,社会充满竞争,每个人都要学会勇敢地面对残酷的竞争还是拥有善良的人性?追问四,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胜者?赚大钱穿名牌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却只能解决温饱?帮助更多的人学会动脑创造?
“追求卓越,成功会追着你跑!”这是这部影片最后的歌词,也是人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最好诠释!
201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