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学年第一学期语文子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吴晓亚
当新的学期开始,新的课题也开始了,走在教育的第一线,我们是语文教学的直接执行者,如何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复老旧的教学思路?如何让我们的教学充满生机与和谐,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给学生更好学习能力,给学生更宽广的学习视野?我们的语文生态课堂研究开始了。
现将本学期语文子课题组所做的工作小结如下:
1.问卷调查明现状。
研究问题首先要了解实际,有调查才有发言权,有目的才能有的放矢,所以问卷调查是必须的。在向他人学习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语文课题调查问卷,随机选取班级进行了调查,了解教师在生态课堂课题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统一思想认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围绕研究主题,制定计划,开展实效性研究。
2、教育沙龙促认识
活动由蔡红老师主持。伴随着轻快柔和的乐曲,大家以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为凭借,从阅读这个角度切入,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畅谈了感悟:语文老师们共享了指导学生阅读的经验,有的注重结合课文拓展名著,有的关注阅读兴趣的培养,有的创设良好氛围师生共读……张校长提出的“没有时间怎么办,阅读只关注量的积累是否正确?”激起了大家更热烈的讨论,后来,老师们轮流诵读了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反复强调的关于阅读的教诲,并达成一点共识:要坚定不移地指导学生阅读,教他们阅读的方法,并且自己也要每天与书相伴。随后,交流显得更自由了,每一个老师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与大家进行探讨:“要思考不要死记!”、“小学首要任务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教师要写教育日记”……一些强烈触动教师心灵的建议成为共同的话题。
沙龙结束时,邱金兰副校长给大家朗诵了她十多年来每天记录的教育日记中的两则,她对生活的感悟,教育得失的分析,深深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课题组教师。
3.理论学习促提高
本学期的研究主要是生态教学理念的深化学习和内涵理解。为此,课题组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除了在课题网站推荐优秀教育杂志、书籍、优秀教育教学文章外,还特意购买并组织学习《课堂生态论——和谐与创造》。加深对生态课堂本质的理解,并逐步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丰富精神底蕴。
第一次会前,大家学习了三篇相关文章,认真撰写了学习心得和体会。专题会上,就个人的学习收获大家进行了热烈讨论,每一位成员争着描绘各自心中的生态课堂。充分的交流激发了崭新的思维,大家对生态课堂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会后的收获中老师们写道:让学生我口说我心,说出真话,表出真情,是生态;蹲下来看学生,把发展的机会还给学生,老师只做持着风筝线的人,是生态;多一点宽松的氛围,多一点宽容的笑容,师生之间多一份真诚的交流,是生态……
第二次学习会上,大家认真阅读《课堂生态论 和谐与创造》一书中的“导论”,了解了课堂教学中的异化现象、异化原因及回归、课堂生态研究的目的意义等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反思自己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交流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从书中寻找其原因所在,有豁然开朗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