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教学反思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施丽丽
《春联》一课,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以及读、背春联的好处。在课文的精读阶段,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品读语言文字,领略中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秘,激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通过课堂实践我有如下体会:
一、 读春联,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教学一开始就出示了四幅大红春联,同学们马上被带到了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气氛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且为学生创设了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兴奋起来,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课文作好准备。再让学生融入浓浓的文化气息中,在这样的情境中赏读课文,品味春联内容之美与形式之美,感受汉民族语言文字魅力,了解中华民俗文化。
二、品春联,重积累
语文注重积累,在语文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积累优美语言文字的机会。在学生找到课文中的春联后就尽情地诵读这些透着美的文字,插上想象的翅膀,借助绚丽的图片,将春联描写的美妙意境描述出来,这是以读促悟。再引导学生带着理解读好这些对联,这是以悟促读。在读中领略春联所表现的丰富多彩、情致美好的内容。再接下来,让学生按照春联的内容来送春联就水到渠成了。在美美的朗读中,学生自然体会到了春联讲究对仗及具有声律美的特点,这时,我引导学生将这一点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语文的教学重在让学生积累,在本课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积累优美语言文字的机会。
三、对春联,拓视野
学了课文,就应该让学生有所得。基于这一点,我把了解春联对仗特点作为一个教学重点。教学上仍然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特点,在读中体会特点,然后归纳出八个字:字数相等、词类相当。接着让学生根据对仗的特点来对对子,从字到词,再到句,由易到难,学生兴味盎然。之后便是春联上下联的一个连线题和一个补充题,学生均完成得非常出色。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尝到了解决问题成功的喜悦,而且又积累了不少课外的春联,可谓一箭双雕。另外,我引导学生充分地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来充实对文本的解读,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渠道,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学语文、用语文,把生活看成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产生的情感更加立体、丰厚、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