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思考
——《优秀教师的教育观和学生观》观后感
郑陆中心小学 柳静芬
两次聆听上海建平中学冯恩洪校长的报告——《优秀教师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一次是在南京现代与经典活动现场,一次是在学校阶梯教室,心情很沉重。
由于受大气候的影响,目前,中国的教育似乎失去了至真至纯的原汁原味,夹杂着的乃是呛人的铜臭气味,学生的学习夹杂着很强的功利主义色彩,老师的教学也同样是急功近利,为了提高教学成绩,让学生死记硬背各类知识,照抄已做多遍的习题,还美其名曰:“熟能生巧!”要知道,这样的做法会让学生的思维无法激活,更无发散思维可言,还谈何解放学生的头脑呢?学生的头脑终究被教者禁锢在唯一不变的轨道上,又怎能去开拓创新呢?
有时,老师为了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就连简单户外活动、动手操作的事情也被无形解雇了,学生整天可做的就是双手捧书,目光呆滞的死记硬背着书本上的一切,其目的就是能在各种调研竞赛中获得高分,得到领导的嘉奖和同事羡慕的目光,如此而已。素不知,一些来自于生活中的实践操作,更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理应去理论联系实际的,而我们的老师却将这重要的环节无情砍去,让学生始终围绕着书本知识转圈,最终在现实面前只落得个手足无措,这就好像给了我们无辜的学生配上了一把无形的枷锁,使之动弹不得。
如今,我们的老师还以过去的教育方式去要求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并谆谆教诲学生“书中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目的就是让我们学生的两眼紧盯着书本,目不斜视。要知道,现实世界瞬息万变,如果长着的双眼只看书本而忽视了大千世界,忽视了这近乎狭小的地球村,忽视了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请问所学知识又有何用?请给学生一双慧眼吧,教给他们看清纷这繁复杂世界的方法,让我们的学生在脱离书本的时候也同样能行走于人间大道而不至于迷失方向。
有些时候,我们的老师还会禁锢学生的嘴巴,课堂上不让学生说话,说心里话,说真情实感的话,说亲身感悟到的来自于生活的话,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参考书上没有那样说。这就是所谓的标准答案惹的祸!我们理应俯下身子,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让孩子们说他们的生活感悟,说他们的童言无忌,说他们的奇妙幻想,切不可无端剿灭。如今,我们的学生每天重复着的就是家——学校这两点一线之路,什么走上社会就是耽误学习时间,还有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等等。正因为如此的禁锢,让我们的学生整天蜷缩在狭小的校园内,低头看书本,抬头望蓝天的时间都太少。学生只能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学着书本知识,争取着在考试中的绝好成绩。陶行知先生曾说:“社会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让学生学会放松自己,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我们的教育才真的有了大成就,学生才真的学到了真知,真的学到了真本领。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成功!
救救孩子,为他们打开心灵上的枷锁吧,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在知识的天地里辛勤耕耘,才能在广博的蓝天下展翅高飞,才能在未来世界里成为真正能干的有用之才!
那些只顾教书,不顾育人,只顾分数,不顾学生,只顾管理,不顾人文的做法更是应该“禁锢”的!
201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