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的指向是“全面、均衡、开放、可持续”。教育生态,是教育的系统工程,是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全方位加以谋划。
区域基础教育生态是个大系统,区域基础教育生态与整个社会生态紧密相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说到实质,是要办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满足学生和家长需求的教育。教育生态说到底是个观念问题,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学会用尊重、多元的思路去认识区域基础教育发展,顺应教育规律,构建和谐教育。教育生态也是方法的问题,我们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手段,寻找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多快好省地实现教育目标。不论是观念还是方法,都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直至每一位家长深入思考和实践。正如我们教育课程的校本化、教学方式的自主化、办学形式的多样化、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教育合作的国际化等都在诠释着教育生态的“全面、均衡、开放、可持续”。
就像有人说得那样,如果学校是一方池塘,那么区域就应该是一片森林。在这片森林里,有高大的乔木,也有低矮的灌木,有遍地的花草,也有穿梭的鸟兽,他们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共同组建起一方自然的生态景象——这是我们所向往的自然生态环境,而回归到教育本身,一个区域的教育生态,正像一片森林一样,既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风格的校长,也需要各具特色的教师和快乐成长的学生。他们共同组成一片教育的“森林”。在这片“森林”里,教育管理者通过制度和评价体系,营造大环境;办学者通过管理和引导,营造小环境;教师受这个环境影响,也在影响这个环境;而学生,则是这个环境中自然生长的鲜活生命——他们成长的质量、发展的前景,直接体现的是这个环境的生态状况!当环境和谐,生态平衡,生命便能自由生长,健康成长——这种成长,是一种自然而然,是一种潜移默化,是一种无法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