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一个微观的教育生态系统,学生是“课堂生态系统”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效益,要以学生的有效发展来衡量,而不是教师完成了多少教学任务。教师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课堂的管理应该是“生态”的,各种教学要素的配置应该是适宜的、多效益的,因人、因时、因课而异的,多样化的。生态课堂应该是平等的、交互的、个性的、开放的、共情的,需要教师去倾听、引导、实践、鼓励、拓展和感染。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任何一个切口进入,联动地带动各生态因素的活跃,因时、因课、因人而异地营造生动活泼、高效美妙的课堂生态,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与学生共享发展和成功的喜悦。
教育的生态发展不是某一个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而是我们每一位教育人的责任,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育生态发展的核心要素也应该是课堂教学改革。作为课堂教学的实践者,我们是否试图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变:确立生态观的课堂理念,转变课堂管理模式,向人性化发展,让课堂成为每一个生命个体自我反思、自我监控、自我发展的快乐成长的家园;创设以人为本的的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实现自我效能感的生态唤醒,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成功的机会,树立合适的学习榜样,对学生的学习进步给予适当的归因反馈,让每一个学生和谐、全面、向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