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呼唤“原生态”
为了开一堂公开课,为了得到听课者的好评,有些教师会在正式上课之前在其他班级一遍又一遍地试上(我曾听说某位老师共上了5遍),直到自己把上课要讲的内容和各个环节的转换记得滚瓜烂熟为止。他们不容许课堂发生一点点的“意外”,总想在开课时,能让自己表现得完美至极。
而事实上,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岂能被设计得天衣无缝?没有任何“意外”发生的课堂是不真实的,是极其虚假的!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点问题都没有,老师讲的内容大家全部都明白,那学生们还要上这堂课干什么?
我们现在吃东西,要“原生态”的,旅游要“原生态”的,然而我们忘了,课堂也需要“原生态”!
当然,课堂的“原生态”并不是说我们可以非常随意地去执教,而是指我们要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去上“原生态”的课,尤其是要充分地“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