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
近日,中国著名数学家杨乐在凤凰卫视的专题节目中也提到:“国内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太急、太迫切,成才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是一个比较自然的过程。”自然的即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教与学和谐,学科之间和谐,课内与课外和谐,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手段和谐,教育与教学和谐,师生会在和谐中自然地生长,教师的主体精神和学生的主体精神都得以充分的展现。让我们的课堂还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还孩子真情洋溢的世界,还孩子心向自然的情愫。没有盆景工艺式的缠扎,没有驯技强化般的鞭打。教师的话语诗意盎然,如春风化雨,滋润孩子的心田;教师的笑容激情荡漾,似阳光和煦,温暖孩子的心房。
生态课堂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教育诸因素的首要位置,认为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学生。新课程的学生观也是“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从社会的角度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从父母和学生的角度看,教育是使儿童成长为有个性、有特长、全面发展的人;从知识的角度看,只有培养出了高素质的学生,才能真正学好知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决不是忽视知识的教学,而是更加强调知识教学的科学性。每一种知识的教学,都有自己的教学要求,要达到这个要求,学生必须作出种种努力,学生的素质就是在这种努力中提高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是“发展”。这种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这种发展是适性的发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激发和形成学生潜能,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其得到适合的能够达到的发展。
“建构式生态课堂”以“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为指导,重视和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建构、应用等实现内涵发展、个性发展、持续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区别于其他任何人的独特的个体,一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都是由他的个性特长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个性特长发展得如何决定了他一生一世对社会的贡献如何。因此,“建构式生态课堂”强调和关注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特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