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蔡红 |
学科 |
语文 |
时间 |
2012.12 |
学习内容 |
新课程呼唤绿色的生态课堂 |
片段摘记 |
在绿色的生态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征服与被征服”,而是信任和平等的关系,他们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共同创设自由对话的“心理场”。 在这个心理场中,教师应改变以往只关注灌输和讲解的惯例,教师要学会倾听,是学生敢于诉说。正如陶行知所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才配做小孩的先生。”此时的课堂,老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以真诚的微笑融入孩子的世界,用心灵去倾听;老师是学生发展的朋友,能根据课前的预设和课堂的生成组织教学,用宽容、理解、欣赏的目光去发现;老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与文本、作者对话,进行思维和心灵的碰撞,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这样,教师与学生作为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因素,处于自由开放的心态,是以自己全身心的投入为基本特征,以各自生命价值的付出为代价,在现实的努力与追求中,构建一种和谐自然的对话氛围。 | ||
阅读感悟 |
伽利略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质疑,结果受到了学校的严厉批评,但这泯灭不了他对真理的追求。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却可能因为教师的强势,教师的斥责而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长而久之,就养成只会接受不会发现的习惯,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构建生态课堂的实践中,我努力改变教学风格,尊重学生,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现。“老师,让我们再想一想,你别讲。”“老师,为什么筋疲力尽也可以写成筋疲力尽?这‘筋’与‘精’有什么联系?”“老师,我发现……”当尊重学生后,这样的话语不断地出现在我的课堂上,我欣喜地发现,学生正变得越来越爱动脑子,越来越善于寻找答案。 用真心、耐心构建一种和谐自然的对话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