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构建和谐平衡的语文生态课堂,协调课堂生态系统内各因素之间、各因素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语文课堂生态系统向良性的方向发展,根据语文生态课堂的特点,以教育生态学为基础,提出相关构建策略。
1.课堂生态环境的营造
课堂环境是小学语文课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约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环境的时空差异会对师生生态主体的教、学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要努力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成为自我指导和自主的学习者,推动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语文教学的内容具有丰富性、灵活性、人文性,需要给学生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因此,语文生态课堂应注重教学情境的营造,语文教师可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情感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语文学习内容,促进其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生态课堂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有很多。一是利用现成的教室环境中的因素,如对座位、光线、温度、设施等方面进行布置,创造出一定的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二是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合理增设音乐或图画元素,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像来显示情境,营造某种氛围,重现生活场景,帮助学习者感受、体验,使学习者通过内化而真正掌握语文知识,获得情感熏陶。如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对教室进行布置,在墙上挂些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古代画卷,幻灯片所使用的图片也要具有古风古色,还可以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这对体会古诗词所蕴含的意境会有帮助,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此外,教师还可以绘声绘色的朗读、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所以,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加深体会。
2.语文生态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
语文教学资源不仅仅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而且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机构成。它贯穿于语文生态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与教学主体有着广泛的教育联系和文化联系。从生态化教学的视角对语文教学资源加以界定:语文教学资源主要是指那些参与语文课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从而保证系统的整体功能得以实现,使系统稳定不断地有序地进化升级的各种因子的整合。语文教学资源是语文教育生态系统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语文课堂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基本内容。
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学资源,直接关系语文教学实施的成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教学资源在语文生态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可以将其划分为客体资源和主体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