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是走向学生生活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既然是生活,真实应该是它的第一属性。每一个40分钟都是教师和学生必须面对、无法逃避的真实生活,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师生生命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审美的场所,也是教师自身不断发展、成长的必由之路。语文课堂生态化,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更爱学习、更会学习,更好地生活,更有意义地生活,更有价值和尊严地生活。为此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学生生活环境的氛围,把教学过程生活化,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生活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求。这是造就“完满的人”“自由的人”“幸福的人”必须经过的教育历程。
而自己作为一名低段语文教师,深知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努力探索打造识字生态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过多的追求统一性、标准化,而学生识字能力的差异是我们不可否认的,这就使得识字的效果好差悬殊较大。一小部分能力较差的学生则成了学习的“旁观者”,往往在识字教学中“走过场”——课结束了,字也忘了。因而在同一堂课上,天赋高的学生往往比天赋低的学生获得智力、情感、能力等各方面多得多。这就势必使教育活动背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里,产生较高的课堂效率,让学生会认会读更多的字;缩短学生的学习差异,让每个学生得到更均衡、更公平、更充裕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