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回忆
——读《草房子》有感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六(3)班 姚澄
当看完《草房子》这本书的第一页时,我就已经被它深深吸引住了。那优美的文字扣人心弦,那纯朴的语言感人肺腑,那富有诗意的叙述让人身临其境。
这本书分好几个章节:天生秃顶的陆鹤对自己尊严的捍卫令人心酸,他出演的人生悲喜剧,让所有师生都潸然泪下;桑桑的一次失误使蒋老师与白雀的短暂爱情难成正果;从衣食无忧到一无所有的杜小康,化悲愤为力量,与命运抗争到底……这些故事都是发生在桑桑的童年时代,在草房子里发生的事情,诠释了友情的可贵,亲情的千金难求。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面对困难永不言败的杜小康了。他经历了从生活顶峰跌落至一贫如洗的深渊,居然能面不改色地在校门口卖东西,这,就是他的勇气。桑桑是第一个买他东西的人,也因为桑桑的开头越来越多的人来了。他失去的是财富,获得的却是更多的友情。他的改变使他和同学们的距离拉近了。我相信,杜小康一定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翻开这本书,无论是哪一段回忆,都深深地镌刻在桑桑的记忆里。当越来越多的记忆走进我们的心里,我们就慢慢长大了。回想起来,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段印象至深的童年回忆埋藏在心底,无论是喜是悲,都是我们最宝贵的记忆。读了这本书,更让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这些情感。那些发生在草房子里最平常的事,就是桑桑童年中最宝贵的记忆。
《草房子》如魔力般吸引着我: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宁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古灵精怪的桑桑,倔强的秃鹤,坚强的杜小康和聪明柔弱的纸月。
这本书,让我翻开了自己的美好回忆。
迷人的那个水乡
——读《草房子》有感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六(3)班 陈达
合上曹文轩写的《草房子》,以桑桑为主人公的一群孩子在油麻地小学六年度过的难忘时光仿佛就活生生地浮现在我眼前:他们经历的磨难,他们的成功,他们的快乐,他们之间纯真的爱。一种莫名的感动在我心底蔓延。尤其是文中一个个呼之欲出的鲜活的形象,更是深深印在我脑海中。
那曾经的“大红门”中,杜小康一家人是何等的风光?曾经的他,有昂贵的自行车,有结实的大房子,有多套时髦的衣服,有优异的成绩,有与旁人不同的勇敢果断。那时的他,虽然条件优越,但同学们对他只有羡慕,并没有一丝一毫的亲近感。后来,杜小康一家没落了,空空落落的“大红门”里,往日的喜庆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那片片忧伤。他们家已经没有钱再让小康上学,小康只好坐在高高的枝桠上,望着同学们在充满书香气的教室里读书时,他心底只有那一整片天空般大的寂寞,只有那一整片大地般广阔的求学梦。
渴望知识的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生命力旺盛的种子。这颗种子渐渐地生根发芽。为了获得知识,他被迫去偷了课本。为了让“大红门”永远地传承下去,他们父子俩要去远方养鸭,这一去,也不知什时候能够归来。放鸭的世界,是荒无人烟的。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构造着那段凄惨的岁月。鸭子、孤独、寒冷、饥饿时时困扰着父子俩。但就是因为那绝地逢生的信念,一直激励着他们。绝不能退让!绝不能放弃!但命运就是不饶人,鸭子吃了当地村民的鱼苗,村民们扣下了父子俩仅剩的那点财产。最终,杜小康选择了在学校门口卖东西,他不怕嘲笑,不在乎嘲笑。那微薄的收入不足以还债,那扇几代杜家人引以为傲的“大红门”被债主卸走了,但那扇“大红门”,却永远在杜家人的心中,永不褪色。
在这个水乡,我看到了善良,亲切,温馨,可爱,纯洁无瑕,永恒……在这个小天地里,他们过着快乐,轻松,自由的生活。有时候,我很羡慕他们,他们可以开怀的笑,尽情的哭,自由自在的玩耍。他们的心灵总是那么的纯洁,感情总是那么的真挚,好像心中只有那些美好,甜蜜的事物。他们像一个个带着光环的天使,尽情飞向广阔、宁静的天空。一座座朴素简单,散发着浓郁稻草味的的草房子,香的芬芳,美得陶醉。
因为爱
——读《草房子》有感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六(3)班 姚明霞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这就是油麻地。
那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孩子:顽皮、聪明的桑桑、秃头的陆鹤、坚强的杜小康温柔美丽的纸月......这些都出自曹文轩伯伯的纯美小说《草房子》。
《草房子》写了桑桑和他的朋友们刻骨铭心的六年小学生活,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书中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秦大奶奶。她是书中最“顽固不化”的一个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几十年,房子龟缩在油麻地小学的西北角,是学校的一个污点,学校花费了十几年时间也没能将她赶出校园。在当地人眼中,她是位可恶的老婆子,她总是在学校里搞破坏。然而在一个夏天,她跳入河中,冒险救了落水的乔乔。在油麻地人的悉心照顾下,半个多月后她才能勉强下地。从此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动离开学校、用拐杖赶走闯进校园的鸭子、用拐杖关她够不着的窗子......最后她竟为了学校的一个南瓜,不慎落水而永远地离开了。
感动之余,我不禁想:是什么使她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是什么使她为了区区一个南瓜眼前白花花的河水?是爱,是油麻地人对她纯真的爱,令她的心也充满了爱。
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读《草房子》有感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六(3)班 汤璐瑶
童年是什么味的?当做错了事,被父母教训时,童年是苦滋滋的;当和一些野蛮小子打斗时,童年是火辣辣的;当与亲密小伙伴分离时,童年是酸溜溜的;当看到经自己努力得来的成果时,童年又是甜滋滋的……油麻的孩子们,他们就经历了这种种酸,甜,苦,辣。
读完《草房子》,我不知道被打动了多少回,舍己救人的秦大奶奶,勇敢顽强的杜小康,遵守诺言的桑桑……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打动了我。
我最喜欢的当然就是那位准守诺言的小男汉———桑桑。原本桑桑是个顽皮捣蛋的男孩,但经历了一些事后,我似乎看他长大了。
生命垂危的桑桑为了自己对妹妹的一个诺言,独自一人带着妹妹去了城里,又不顾自己身体虚弱,背着妹妹上了城楼,而自己却倒在了城楼上了。桑桑完全可以拿自己生病了的理由来收回自己对妹妹的承诺,那样妹妹也不会怪他啊 !可是他却没有这样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桑桑长大了,因为他懂事了,更因为他有了责任感!
一提到“责任感”,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最美司机——吴斌。他是一位大巴司机。5月29日,高速公路上飞来的一块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1厘米的铁片击中了他,当场肝脾破裂,助骨骨折,肠子流出。就在生命垂危的几十秒里,他非常镇静,安全地把车子靠边停稳并嘱咐大家有序地下车,路上注意安全,然后安心地闭上双眼,他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34位旅客的生命安全。
责任感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具有这种品质的人,才是真正优秀的人!这是我读完《草房子》后再一次感受到的真理。
指导老师: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