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书》第一课时
郑小 高小云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理解“刨根问底”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弄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弄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刨根问底”。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书,书里有字,有画,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板书:书)
2.老师还带了一些图片,(出示各种石头山、石头图片)。瞧,图片上都有什么呀?(板书:石头)
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石头书》
4.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生提问)
师评价:大家真爱问问题。
二、认识文中人物:
1、(出示P97页插图)我们先来认识文中的三个人物。两个可爱聪明的孩子,他们是川川,磊磊,(板书)川,是山川的川;磊是三个石头。叔叔的叔是个生字,我们怎样记住它?对,上、小、又,这是拆字法记忆。
叔叔是什么人?(出示:勘探队员)勘探是一项怎样的工作?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篇课文吧。
三、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初读反馈:字词大闯关。
(1)第一组词:地壳 好奇 藏着
这是含有多音字的词语。
指名读,出示另外的读音。
指名读,齐读。
解释“地壳”。
(2)第二组词:雨痕、波痕、矿物
指名读。
出示图片,理解词语。
出示自然段读。出示一对近义词:脚印、足迹
指导练习写字:印,左高右低站得稳。
(3)第三组词:树叶、贝壳、小鱼。
出示句子齐读。
出示图片,理解“化石”。
(4)指导读第11自然段。
四、通读课文,理清脉络。
1、(1)默读课文,用“ ”划出川川和磊磊向叔叔问了几个问题,并用①②等标上次序;用“﹏”划出叔叔是怎么回答的。
(2)、讨论交流:川川和磊磊围绕“石头书”,向一位勘察队员叔叔问了6个问题。 (师把问题规纳整理,用幻灯出示)
分角色引读课文。
(3)、两个孩子追根究底,寻找答案,爱问问题,爱思索,爱寻根,这个“根”是事物的本源。文中有个成语就是这个意思,它是“刨根问底”。
2、理清文章脉络
出示思考题: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第一段:写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孩子,山上的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第二段: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第三段:写石头书里的学问真不少,石头书的用处可大了。
3、讨论交流。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小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五、指导书写。
1.温习本课生字词。
2.指导写字:煤,要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和避让穿插关系。
3.学生描红、仿影。强调写字姿势。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板书: 17.石头书
川川 磊磊 叔叔
样子
内容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