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中心小学教师教学反思
姓 名 |
柳静芬 |
年 级 |
四年级 |
学 科 |
语文 |
内 容 |
《三顾茅庐》 |
时 间 |
2013、4 | ||
教 学 反 思 | |||||
师:课文中的三个打比方的句子就写出了诸葛亮的杰出才能。把它们找出来。 (学生从文中找出3个打比方的句子。) 师:你从哪儿感受到诸葛亮的了不起?同座的同学相互说说。 (学生同座交流。) 师:谁先来说说看? 生1:我从第1句中看到了诸葛亮的本领,刘备考虑很久就是没有答案,诸葛亮一点拨,他就明白了。 师:是啊,诸葛亮真了不起!形容脑子一下子清醒了,书上用了一个成语—— 生1:茅塞顿开。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2:豁然开朗。 生3:恍然大悟。 师:还有什么成语? (学生无人回答。) 师:这句话中就有,再读读看! 生4:拨云见天。 师:一般说成:“拨云见日”。咱们一块儿来读好这几个成语。 (学生齐读。) 师:其他句子呢? 生5:第2个句子中,刘备得到诸葛亮,就如同鱼儿得到水,没有水鱼儿就不能成活。 师:一个成语——如鱼得水呀! 生6:我觉得第3句中看不出诸葛亮的了不起。 生7:我觉得也是。 师:有没有人认为这句话是在写诸葛亮的才能的? (有二位学生举手。) 师:现在请你们俩说说各自的理由。 生8:因为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句子中的“卧龙”就是指诸葛亮。 生9:这个句子表面上是在写景,实际上是在表扬诸葛亮。 师:是啊!诸葛亮就是一条沉睡的卧龙呀。听了你俩的分析,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真是—— 生10:茅塞顿开。 生11: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生12:拨云见日。 【反思】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归类、整合的方式教学三个打比方的句子,让学生找找、画画、读读、议议,教得轻松,学得实在; 在恰当之处适时进行归纳与拓展,对几个成语的讲解水到渠成,举一反三;让对话在生成中生花,当学生的认识产生分歧时,我抓住契机,让两位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辩”清自己的观点。课堂的精彩是让学生说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