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教学反思
承秀英
师: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
2000多年前,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国家,其中秦国最强大。秦王一直等待机会想消灭其他六国。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决定攻打燕国,来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秦王大喜,可以乘此机会先消灭两国了!此时,赵国有个叫苏代的人急忙求见赵王,他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就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
什么故事居然能阻止一场战争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看老师板书课题:鹬蚌相争。
师:(出示鹬的图片)这就是鹬,你看它有什么特点?
生:嘴巴长长的,尖尖的,喜欢吃小鱼、贝类和昆虫。
师:(出示蚌的图片)对蚌,你了解多少?
生:生活在水里,有两片硬壳,遇到危险会合上壳保护自己。
师:故事就发生在这两者之间,读题。
【点评】
故事导入,引起学生阅读期待。讲述故事时老师特别强调了秦国的地位、突出了赵燕之争,点明了秦王的窃喜,这其实是在为学习鹬蚌相争做铺垫,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寓意。对鹬、蚌的了解,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其特点,关注鹬的长嘴以便理解其“啄肉”之用力;关注蚌的硬壳以便理解其“牢牢地夹住”之紧;关注蚌生活在水里同样是为了理解下文鹬对蚌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