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教学反思
郑陆中心小学 施丽丽
《卧薪尝胆》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本文着重表现越王勾践立志图强的精神。这个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为了能在教学中凸显我们的教研主题,我设计了倒叙学文的方式,以三、四自然段为重点段,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从而在故事中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本节课,我在课堂中体现了以下亮点:
一、 变序学文。复习导入后,我直接问:你能找出文中描写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吗?学生找到第四自然段中的具体语句,我就指导学生体会勾践是怎样卧薪尝胆,他为什么卧薪尝胆。然后顺势问:“是什么样的耻辱和仇恨使得勾践卧薪尝胆呢?”、“堂堂的一 国之 君,为什么跑到吴国去受辱呢?”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为我清晰的教学思路服务。
二、 有效的运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关于“穿上粗布衣,住进石头房。养马驾车,舂米推磨”的图片和勾践前后生活的对比图表出示。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更深刻的体会勾践所受耻辱的程度之深。
三、 抓关键词句品读感悟。我始终引导学生抓文中的重点词句去感悟文本,如“时刻不忘、整整三年、才、受尽耻辱、万般无奈、非常骄傲 ”等词,还有让学生找写“卧薪尝胆”跟“受尽屈辱”等句子。较好的突出了重、难点。
四、 注重写法指导。第四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是先总后分,三年级正是写作的初始阶段,在学文中给学生渗透一些写作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为学生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不足点:由于总是担心时间不够,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得不够到位,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还是少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