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射虎》题材是“文包诗”, 文是诗学习“桥梁”,最终落脚点是“诗”。因此,我确定这样的教学思路:学文,体验意境;学诗;沟通古今;拓展,领悟诗体。
在学生学习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之后,我就直接以“课文哪两小节给我们讲述了李广射虎的精彩故事?”引入“文”的学习。学生读文后,设疑“李广身为著名的将军,怎么会错把石头当作老虎的呢?”,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的意境:月色朦胧,疾风劲草,猛虎出没,影影绰绰,然后让学生用词语概括当时的李广面临处境的危险。接着再问“李广在此情此景之下,采取了那些动行动?”,学生找出“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体会李广在危急情况下,连忙而不慌忙,让学生用“临危不惧,沉着镇静,处变不惊”等词概括。这中间穿插教师入情入境的范读和学生的体验读。接着以“李广真射了一只虎吗?”引入第四节的学习,让学生练读,着重读出“不是……而是……”“任怎么……也……”,接着问:“从这里你体会到李广是一个怎样的将军?”,学生脱口而出“神勇无比”,然后让学生想象随从们看到真相后的议论。
学习了文后,过渡到诗的学习。因为有了文的学习,诗歌的理解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学生迅速找到相关诗句、词语在文中的句子,对诗歌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