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上完了,随着下课铃的响起,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节课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这节课总的来说,上的比较细致,一些词语如忙着、湿润、生机勃勃等一些重点的词语,我都让学生理解体会并说话。第一自然段让孩子们自由读后,我就让他们谈体会,“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大部分孩子都抓住了文中的句子,并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有个孩子说:我知道孟郊要出远门了,他的母亲深夜还在忙着给他缝补衣服。孟郊的母亲很爱自己的孩儿。我抓住这点“你从哪句话看出来了?”学生把“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读了出来。接着让全班齐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你知道了些什么?”有的说“我从一针针一线线这个词语知道母亲缝衣服的时候缝得非常仔细”有的说“我知道夜深了就是三更半夜的意思,三更半夜了,母亲都没有睡觉,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给孩儿缝补衣服,因为明天她的孩儿就要离开她了,所以她连夜缝补衣服”。我又一次为孩子的深刻体会而感动。
“是呀,从这个句子看出,母亲是多么——”(引读)接着的环节是用“忙着”造句,有一半的同学都举手发言了,刚开始有几个同学只是说了谁在忙着怎么样。我说要用时间、谁在哪里干什么。这样一指导,后面的同学都说得比较好。这一自然段有一个省略号,我抓住省略号进行扩展,“母亲除了担心孩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她还会担心什么呢”孩子们都说得很精彩。
第二自然段我又抓住两处地方,一是母亲说的那句话,除了指导孩子们读出母亲牵挂、担心的语气之外,我还让他们进行表演,演一演母子分别图;二是抓住“又多了几根白发”“湿润”为什么母亲会多了几根白发,孟郊眼睛为什么会湿润呢?学生的理解都让我比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