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反思
最近,我上了《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一课时。其实本想上第二课时,只是好像开学一切都太紧张,暂且就完成任务吧。
整堂课上完,最满意的是当学生发生错误的时候,我不急不躁,能引导他们改正。最不满意的是,学生读书的表现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错误频发,速度加快,这水平是不是晕场?其实,我还是应该再指导一下,把词语和课文读得更好。
对于大家提出的建议,我认真思考后,可以这样做得更好:一、关于概括课文内容分三步走:第一步,先用上所有的词说,目的是让他们在运用中学习词语,且详细完整地讲述课文内容;第二步,提高要求,选用部分词语简单概括,使语言更简洁;第三步,扩充课题加以概括。这样做,这个训练会更有效。二、关于词语解释,确实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嫉妒,让学生说说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产生嫉妒时,心情好受吗?嫉妒是不是好的行为?在交流中教育孩子。又如陈列,可以观看画室的画,图书馆的书,从而明白“陈列”是有序整齐地摆放……
“貌”字真的错误很多,备课时我考虑到了,教是为了考试,不教透是因为它在本课是个二会字,所以我是让学生自己观察,在桌上练写,不过看来在黑板上范写一个会更好。田字格里,还是教这个“倦”字,教学生把这个生字写漂亮。
一篇课文的教学点非常多,这一堂课我们到底要教什么?如何取舍,真的考验着我们的解读能力、教学水平,我们也只有不断研究、实践,才会有提高。
希望下一次给大家展示一堂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