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天鹅的故事》
沈老师在教学本文教学思路清晰,本人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板块:1、抓文本主线2、提文本主体3、炼关键词句4、立天鹅形象5、树天鹅群像6、出主角精神
在这几个教学板块的教学设计中,沈老师先通过1、2教学环节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内容,并通过这两个环节,使得本课的教学重点得以确认。
在3、4这两个环节中,教师通过文本中的将老天鹅比喻成“石头”的教学,在比较两者的相同之处,体现出老天鹅下落的速度与力量,在通过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提炼出老天鹅的本质精神。可谓一个比喻句,两种不同思考,一个深刻的认识。教者通过对相似的解析,再现出老天鹅当时破冰的场景,通过不同点的比较,透视出老天鹅的心灵话语。
在5、6这两个教学环节中,教者通过展示群鹅前来帮忙的场景解读,对“痛苦”和“欢快”的对比解读,树立出群鹅团结勇敢的形象。教者善于通过对重点词语理解的评析,引领学生通过对天鹅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的辨析,展示出天鹅的群像的团结的力量。再以老人为何放下猎枪这个统领全文的问题,再次深化学生对天鹅在破冰时展现出来的精神内涵。
在7环节中,教者以学生朗诵“古今贤文”团结篇和例举生活中团结协作实例的教学,将语文的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了教者“大语文观”的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