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中心小学教师评课记录
执教者姓名 |
沈小云 |
年 级 |
三年级 |
学 科 |
语文 |
执教内容 |
《石榴》 |
时 间 |
2013.10.28 | ||
评 课 | |||||
第二次听沈小云老师上《石榴》第一课时,感觉磨课的作用真的很大,在第一次上课的基础上,经过修改,进步不小。 1.条理清晰层次清 作为第一课时,课堂的线索清晰是很重要的。教师以猜一猜导入课文,直接了解枣庄,使得课堂一开始就显得比较有嚼劲,不显单薄。而后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并直接回答这个思考题,了解课文第二至三自然段是写了石榴的生长过程。为读好这部分内容,教师首先请学生读一读生字词与难读的词儿,再将这些词语放入句子,读好句子再读课文,层层递进。接下来读最后一节,将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弄清小节主要内容。最后是总结课文和写字指导。课堂呈现出整体到分散再到整体的过程,板块清晰,字词句段篇有机融合,既不显得呆板,也不过于松散。 2.设计细节显匠心 一堂课要出彩,有亮点,你往往是在细节上做文章。在这堂课上,字词教学的方式显得灵活多样,如“驰名中外”用找近义词的方式理解,“喜讯”一词先讲讲意思,再说话加深理解,学习运用,“扒开”一词放进句子,联系句子理解并用动作演示,“红白相间”一词利用图片理解,并根据字义的义项判断读音,等等。这些都使词语教学灵动而活泼。 但是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也常常在细节上,教师在上课前的预设要极其充分 ,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驾驭课堂,关注学生,及时捕捉问题。例如,有学生说:“我获得三好学生,这是个喜讯。”这是一个病句,教师应该及时捕捉并纠正。例如教师语言的随意性往往会使人感觉课堂不严谨,有些话过于啰嗦。 评课者:吴晓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