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书》评课
狄丽琴
《石头书》这篇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儿童读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高老师教学过程层次清晰,教学环节巧妙设计,并能时刻关注学生知识结构的整合。一开始,高老师出示了过多张石头图片,激起了学生对石头书的兴趣,接着,又鼓励学生围绕课题发现问题,大胆质疑,让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新事物发生了冲突,很好地唤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产生读书探究的欲望。接着,高老师通过一些图片的展示,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让学生理解了一些词语:雨痕、波痕 、矿物、化石等。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优势,课堂上用图片等资料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矿物”“化石”,这样,才能深刻理解“石头”作为“书”的涵义,激发他们探索的愿望,为下文学习作下了铺垫。课文中所有的知识要点和难点几乎都是老师和学生通过互动学习探究获得、解决的。这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质疑、探究能力很有好处。这堂课的多媒体课件运用得较好,不仅突出了重点,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展了他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