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记录
执教者姓名 |
高小云 |
年级 |
三 |
学科 |
语文 |
执教内容 |
《石头书》 |
时间 |
2013.11.22 | ||
高小云老师一堂扎实的《石头书》让我受益匪浅,层次清晰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时刻关注学生知识结构的整合。关注了课堂的生成。 中年级教学要符合他们的特点,字词教学,段的训练,朗读教学都要 关注。高老师注意了这些: 一、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标中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该堂课中,高老师紧扣“刨根问底”一词,引导学生围绕“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一句,有层次地探究课文,教者起到了很好的引导者的作用,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学生自主和文本对话,找出文中的五次对话,一步步地“刨”出了石头书的“学问”。真正切合了新课标的要求,课堂上,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善于及时处理动态生成资源。 二、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有机整合,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 信息技术的使用在语文课堂上已经不算稀奇了,但当我们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时,我们更多地是关注它是否切实地为学习课文服务。在高老师的课堂上,并没有滥用信息技术,而是在一些学生缺乏生活体验的时候,及时地给学生感性的认识,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例如在讲到化石时,三年级的学生缺乏此类形象思维,化石图片的出示让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够更好地和抽象思维结合。 但高老师有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在归纳主要内容的这个环节,应该改一改,可以用填空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评课人:徐小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