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中心小学教师评课记录
执教者姓名 |
陈成 |
年 级 |
五年级 |
学 科 |
语文 |
执教内容 |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
时 间 |
2014.3.25 | ||
评 课 | |||||
看陈老师走路的样子,看她干净利落地做事,可以知道,她的课堂也必是线条流畅的,果然,有很多生态的细节值得我们学习: 一、提前预习,准备学习交流。 预习,是我们从三年级开始就教学生去尝试的一种学习方式,可是,预习作业该怎么做?怎样检查预习作业?一直是一个难点,陈老师在生字词这一块的预习,是要求学生不仅会读、会认、会懂,还指导学生找找音近字、形近字,以便加深印象,增强自主分辨能力。 二、小组合作,提升学习品质。 平时,我们在初读课文时,总是会让孩子自读课文。可是,小组合作读就不一样了,它不仅能让读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形象”而读得更加认真,同时也能使听的同学加倍用心,因为他有提醒的责任,以便合作把课文读得更好,所以,小组读课文,比个人读效果更好。而且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一起来解决。 三、全班交流,共享学习成果。 起初听小组汇报,还觉得每位组长说的分配方法是可以省略的,可细一听,每组分配都不一样,而在朗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情况,实在有交流的必要,因为它能在全班同学中起到一个警醒、提示的作用。这一切都是陈老师训练的成果,这样的课堂,就带着陈老师独有的印记,这恐怕就是一种风格。我也经常问自己,作为“成熟”的教师,自己的课堂带着怎样独特的印记,有着哪些不同与别人的风格?这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四、引用资源,增强学习兴趣。 听陈老师的课,才知道,原来距离我们不远的横山桥有着全国最大的陨石博物馆,陈列其中的陨石会向我们述说怎样的宇宙故事?不由得心驰神往,既然自己都有这样的想法,那学生又怎么不会有呢?所以,正是因为陈老师的有心,所以我们才有一亮的感觉。 一个人,一种风格,一种语文素养的习惯培养,是我听了陈老师的课之后最大的收获。 当然,也有个人小小的建议,可能课堂上在生字词教学这一块的时间可以再减少一点,那样,写的时间会更充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