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袁丽萍老师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分别从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等几方面具体谈一谈我的收获。
1、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楚。
袁老师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教学中,以“这是一只( )的小鸟”贯穿全文,层次清楚,读悟结合,层层深入,最后让学生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鸟类。
2、 以生为本,课堂气氛民主、活跃。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袁老师把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她让学生充分地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喜欢的方式读,读完之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再去读。整个课堂气氛很活跃,师生之间能够真正地实现互动。
3、 注重课内外知识的结合与延伸。
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课外延伸,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袁老师在引导学生体会“焦急”和“着急”的不同之后,让小朋友说一说这时小鸟和小鸟的妈妈会说些什么,让学生自己体会理解后,自然过渡到“心急如焚”这个成语的教学,学生很容易地就记住了这个成语。
4、 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节课,袁老师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能力。在学生读书前,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不时地提醒学生边读边思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5、 能够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差异。
每个学生的水平与能力是不同的,袁老师能够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要,给不同的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
另外,袁老师丰富、生动的教学语言,亲切自然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等等,都是我学习、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