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自然,生命生成
本来这学期名师课轮到王燕群老师上了,王老师情境教学法很早就在片区有相当知名度了,可是王老师谦虚,说暂缓一下。后来,在教研活动中,王老师执教了《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真是名副其实的名师啊!
一、情境说话有味道。
在理解“乐呵呵”、“喜滋滋”的时候,王老师先让孩子说说这两个词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接着做一做乐呵呵的样子,喜滋滋地读一读,然后王老师轻轻地讲起来:教师节的时候,同学们把亲手做的贺卡送给老师,老师心里喜滋滋的。你什么时候心里也是喜滋滋的?这样联系生活,学生都有话说。说完了,老师又让大家说说这样表示高兴的词,学生说得可多了。在教学“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歌声会带您回到童年”时,老师引导想象,歌声还会领着盲婆婆来到哪里?她会想起童年哪些快乐的往事?学生争先恐后,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坐在一旁听,真是觉得有情趣。
二、朗读指导有方法。
整堂课,王老师非常重视指导朗读。特别是三个象声词“咯咯、咯咯、咯咯……”的读法。王老师先问孩子:蝈蝈就叫了三声吧?那叫了多少声?怎么读,让人感觉歌声在延续。第一、第二个小朋友表现得不明显,第三个小朋友读得太有韵味了,真让人感觉声音的延续。
通过充分地想象,生动地体验,真情地朗诵,到最后,体会给盲婆婆送去蝈蝈就是送去什么时,孩子们的答案非常精彩:欢乐、幸福、回忆……
这真是一堂和谐、自然,生命生成的课,在王老师的课堂里,孩子们不怕说错被嘲笑,不在乎有多少老师来听课,他们就是和老师一起又经历了一堂愉悦的语文课,这不就是生命课堂应当追求的境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