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一首儿童叙事诗,通过“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牟惠英老师所执教的第一课时以亲切自然的教态,扎实有效的环节,清晰有序的层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一学。下面就让我来具体阐述一下其精彩之处:
一、 亲切自然的教态令人赏心悦目
课伊始,教者由“婆婆”入手,引出“外婆、姑婆”等词就像在和学生拉家常似的。
在读词语“我、婆婆、邻居”时,问道:“怎样才算邻居?”“你有邻居吗?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尽管学生不太会,但教者还是耐心地辅导:“我的邻居是**,我们经常在一起玩。”不知不觉间,学生理解了邻居这一词的含义,又学会了说话,还渗透了做人的道理。
整堂课上,教者语言亲切,教态自然,语调平和,没有责备,没有生气,有的只是激发与鼓励,有的只是循循善诱的导语,像清泉,像春风,把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带进了新知识的港湾里挑战。
二、 扎实有效的环节令人耳目一新
1.生字教学扎实有效
当学习生字“领”和“邻”时,先在学生读准前后鼻音的基础上,引导大家仔细观察,发现部首不同,字义不同,然后请学生分别口头组词,师再作小结,表示相邻的意思有“邻居、邻座、邻村、邻国”,表示带领的意思有“首领、领读、领队、领唱”,师还通过语言创设情境理解词义。使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以“邻”和“领”为圆心,由音形义、字词句为经的两个圆,在老师的教学下,逐步扩大,知识越来越丰富。
2.朗读训练扎实有效
牟老师由字到词到句都体现了扎实的朗读训练,从一次又一次纠正字音到借助图片引导学生读出词语的声音(会唱歌的蝈蝈)、色彩(绿色的蝈蝈),还让学生读出小作者快乐的心情(乐呵呵、喜滋滋),在读好词语的基础上把这种心情放到句子中,并指名带着笑容上台读。这种朗读形式给孩子创造了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更自信,更喜欢老师,从而更喜欢学习语文。
三、 清晰有序的层次令人拍手叫好
导入层层深入:读“婆婆”,引出“盲婆婆”,想象其孤独感 ;听录音,找其快乐的原因;看蝈蝈,说说其样子,最后引出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步步把学生引向更高的层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逐步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此时再读课文,显得十分自然,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