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有很多老师以A 板块为第一课时教学,将教学的重心放在阅读与理解层面,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的基础上,运用阅读策略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文章大意,并适时适当地获取人文意识方面的教益。我自己也以这样的思想执教过这一课。拓展环节则以突显语言的交际功能为立脚点,让学生围绕“周末”这一话题,先自己寻找并补充可以用来谈论该话题的功能语句,然后细读文本寻找将观点阐述地更详尽的句子,从而引导学生感知和体会如何扩充话轮,如何增加语言中包含的信息含量。这一点,对于学生的口头语言的输出,以致为书面语言的输出,都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今天所听的王晓霞老师的At the weekends一课,是在BC板块单词句型的基础上进行的阅读课教学。本课王老师既注重了文章脉络的梳理,也关注了学生语言信息量的扩充。在教学learn from时,王老师并没有满足于释义举例,而是引导学生说一说on the Internet , we can……,并以此巧妙地引出watch cartoons.在教学sport时,王老师适时引导学生说一说常用的运动短语,为下面输出环节作了及时的铺垫。
我迷惑的是,作为第二课时的阅读教学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何处?第一课时的词汇基础已在,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把握较容易达成,我们是否应该把重点放在语言工具性的运用上和人文性的感悟上,我窃以为能以语文教学作为参考。同样作为语言教学,语文通常会把文章的阅读理解与感悟放到第二课时,通过不同方式的研读,达成语言教学目标,从而达成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举的功能目标。这一点,下学期可以重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