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行为改善——课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保障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种发展水平的思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也称现有发展区),第二种水平是最近发展水平(也称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强调指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从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讲,先学立足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后教旨在解决最近发展区问题。这是先学后教的心理学依据。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必须依靠教师或同学的帮助、点拨、启发、引导才能解决。从小初英语衔接角度来讲,能将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衔接教学。这种“先学后教”的思想在小学高段英语教学中就应积极倡导并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而行为改善则可以缩短初中起始阶段“不适应期”
初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行为调整来改善起始阶段学生的不适应情况。
1.改善师生心理
教师要认真上好一堂导言课。在导言课中,教师要作自我介绍,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教学方法等,目的是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老师,排除师生情感沟通道路上的障碍;教师更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方法、建议等。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获得他们的敬佩和信赖。告诉学生Well begun is half done,要师夷长技以制夷,要提升英语水平用以交流、碰撞、学习和超越。少年心事当拿云,少年人应该秉持自己的梦想。
2.改善教学方式
只有让学生学会了才有兴趣,学会了才是进步的动力。所以初始阶段可以 “低、小、多、快”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低”即低起点,“小”即小步子,“多”即多活动,“快”即快反馈。要逐步培养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语言材料出发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使学生能从机械性思维向意义性思维和交流性思维转化。
值得注意的是授课时教师自身要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英语老师的文化素养、业务水平甚至是人格力量,关心关爱学生,注重教学微技能,注重与学生相处的细节,不吝啬每次鼓励、每一个微笑!
3.改善评价导向
随着教育观与课程观的转变,“舞蹈型”的课程正在生成,“舞步”有赖于两个“舞伴”——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在这样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将成为一个“应答性”的过程。所以,初中英语起始阶段时,教师要对每个学生形成合理、积极的期望。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目标。在日常评价中也要通过多种渠道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和激励。
现今的英语课堂中心已呈多元、变动态势,起始阶段也可以让学生能有机会参与评价,既有利于培养合作互助的品质,为构建课堂有效合作组,做好“先学后教”工作打好基础,也可以促进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