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学习心得
“生态课堂”就是从绿色、生态学的视角来关注课堂,课堂同时也构成一个微观的绿色生态系统,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克服了以往灌输式、园丁式教育等一系列缺陷和不足,重构教育理念、教学氛围民主、和谐,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学习内容开放、灵活,学生具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知识得到积累,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熏陶,思维得到培养,教师引导点拨与学生自主探究和谐统一,课堂气氛活跃。如何让绿色生态走进我们的英语课堂呢?
生活是学习的源泉,教学源于生活。为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事物、可操作的材料等,使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就在身边。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从而才会提出一些极具创新思维的问题。生活回归课堂的课堂就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
比如在教学牛津英语教材四年级下册Unit1 Our school subjecys这一单元时,就可以结合本校四年级学生的课程表进行教学、拓展,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学科以及喜欢的原因,这样的学习无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使所要学习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这样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英语与生活的联系,感觉到英语的魅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得到激发,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碰撞,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特点,在“生产者(绿色植物)→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的食物链中,大概只有10%—20%的能量能从上一营养级传递到下一营养级,因此,人们为了更好地集中能量,总是尽可能地去缩短食物链。从这一角度来看课堂,要使信息流在最大程度上通达到每一个学生,就必须努力使学生成为“初级消费者”,即: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探究者、学习者。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点燃这“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成为探索者,这样他们就能像一粒种子找到了适于他生长的土壤,不断的繁殖生长,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力量。
美国学者、教育家德利在《自主课堂》一书中,大力提倡创造绿色的课堂环境,即和谐、民主、平等、活跃、自然的教学环境。课堂组织的绿色模式立足于生态的多样性、平等性和开放性,突破封闭的“秧田型”组织,通过面对面甚至头靠头、手拉手,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这种课堂模式能够使教师与学生处于自由开放的状态,消除心理和空间隔阂,增强交往活动,融洽人际关系,使课堂成为一个具有生态性的相互依存、平等共生的“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