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高小云老师执教的《长征》
郑陆中心小学 顾晓兰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具有深远的意义。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写作背景相当陌生, 高 老师充分发掘教材因素,这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
1、注重课前积累
要让学生对长征有充分的了解。课前,教者就组织学生围绕“长征”收集资料,通过翻阅课外书、采访、上网等方式多渠道地获取了大量有关长征的故事和知识。课堂上学生出示的一份份详实资料就是佐证。
2、注重课中激情
上课时教者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长征的画面(影片剪揖),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历史场景,让学生在看长征、说长征、议长征的活动中,领悟诗句的深刻内涵,体会毛主席的思想情怀。这不仅突出“活动”、“探究”、“生成”的新课程理念,优化了教学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课堂气氛活起来。
3、要理解诗歌,“情”是诗歌的魂魄之所在,如何让学生悟出诗情是难点。细析教材,会发现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统领全文,下面的诗句都是具体表现。因此,在整体把握之后,教者扣住“难”和“只等闲”,运用简笔画、背景资料、挂图、音效等多种资源让学生在直观中、在情境中体验,从而达到与文本对话的目的,生发出对红军战士豪迈、乐观情绪的赞叹。为了强化情感,拉近时空距离,大量采用情境引读,使学生随着作者想像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在层层推进中,情感走向高潮。而在拓展环节,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诗到词,从作品到文风,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在浓浓的文学殿堂徜徉,使这节课充满了语文味,对学生的发展自是不言而喻了。
3、注重课后拓展
课后,教者和学生共同吟唱长征歌曲,师生共同徜徉在美好的氛围中。
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