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在会议室观看了武老师的教学光盘,看时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和认识。
首先,我觉得武老师设计的这节课,课堂环节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设计巧妙,独具匠心。
武凤霞老师首先出示了一些词语,如“翠绿、墨绿、青山绿水、悠然自得”等,一看,便是和《渔歌子》的意境和内容相关,让孩子们在几分钟内默记这些词语,然后一一考察。此环节看似是在让学生积累词语,实际是为后面的学习在作铺垫。接下来由一段《渔歌子》的视频导入本课学习内容,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我最为欣赏的是武老师设计的以下几个环节:
一读,读出节奏。学生初读后,武老师说:“诗词的读法和文章不一样,诗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唱的,所以,词句本身就含有很强的音乐感,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之后武老师进行了范读。在武老师进行了指导后学生逐渐读出了点诗词的味道。
二读,读出画面。武老师说:“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诗词很多时候是一幅画,这是一幅怎样的画呢?”学生先分述自己看到了(
四读,读懂诗人。首先武老师先让学生根据诗词猜测诗人的心情,接着出示了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让学生根据这首词推测诗人的心情,通过对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出张志和的愉悦心情。在读懂诗人的心情后,武老师又适时出示了一段张志和的资料,来加深学生对诗人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