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A组 项目活动过程记录表
时间 |
2014.9.8 |
地点 |
音乐室 |
辅导员 |
黄丽英 顾晓兰 |
活动内容 |
气息训练 | ||||
活动目标 |
学会控制呼吸 | ||||
活动过程 |
一、 组织教学 二、 点名、分好小组 气息的基本练习: 1.激发情绪——让同学们站立,两手叉腰。一开始可能不够严肃,很是新奇,教师不必过于苛求,因为毕竟兴趣是最重要的老师。 2.“打哈欠”——用鼻子和口腔同时打开吸气(大约用2/1秒完成)。 打开口腔,充分共鸣。不断练习。 3.保持——吸气后随之憋气,保持四拍(4秒钟)。 4.放气——气从牙缝里发“咝”的声音,慢慢放出,开始一口气数六拍(6秒钟),继而八拍或到十拍。 5.反复练习,逐个检查,克服畏难情绪。 三、当堂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1、指导学生关注教师手势,注意保持和吐气。 2、检查学生是否偷偷换气。 3、关注学生肩膀耸动的动作,不要太过头; 四、关注学生双脚站立姿势,是否与肩同宽。 5、指导学生放松心情,注意识记方法。
| ||||
活动反思 |
学员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了基础,点拨下来,情况好多了。 |
辅导员:
音乐A组 项目活动过程记录表
时间 |
2014.9.10 |
地点 |
音乐室 |
辅导员 |
黄丽英 顾晓兰 |
活动内容 |
气息训练 | ||||
活动目标 |
继续进行气息训练,教会学生打开喉咙的方法。 | ||||
活动过程 |
一、发声练习的复习;打开喉咙 二、如何打开喉咙: 1、教师演示打哈欠的状态; 2、打开牙关,吸到凉气; 3、牙关打开,舌尖平放; 4、下巴找脖子、下巴靠胸; 5、避免紧张情绪,适当放松,让发出的声音自然一些。
| ||||
活动反思 |
学生对于打开喉咙这样的发声练习很感兴趣,,掌握比较好但是还得今后不断练习。 |
辅导员:
音乐A组 项目活动过程记录表
时间 |
2014.9.12 |
地点 |
音乐室 |
辅导员 |
黄丽英 顾晓兰 |
活动内容 |
循环呼吸 | ||||
活动目标 |
继续练习呼吸。 | ||||
活动过程 |
一、复习气息练习: 吸——吐——停,急速吐出剩余的气。 二、统一音色的发声练习: 1、对比模仿的方式,先模仿同一个音,然后在统一音色的基础上进行3度和声音程的练习; 2、打开喉咙; 5 4 3 2 | 1 ——— ma———————————— 三、循环呼吸 1、一个音的循环呼吸演唱 要求:在打开喉咙的基础上进行演唱;控制好演唱时的气息,减弱淡出,保持口型,渐强进入。 四、曲目练习《游春》及动作。 | ||||
活动反思 |
打开喉咙在演唱过程中有一定难度,继续努力! |
辅导员:
音乐A组 项目活动过程记录表
时间 |
2014.9.13 |
地点 |
音乐室 |
辅导员 |
黄丽英 顾晓兰 |
活动内容 |
拓展音域 | ||||
活动目标 |
继续学习循环呼吸 | ||||
活动过程 |
一、复习气息练习:注意姿势,学员互相纠正。 二、和谐音色的发声练习; 三、循环呼吸 和声音程的循环呼吸演唱 要求:在打开喉咙的基础上进行演唱;控制好演唱时的气息,减弱淡出,保持口型,渐强进入。 四、拓展音域 55 5 55 5 | 54 32 1 —|| 注意:打开喉咙。 从C调唱到G调,逐渐递进。 四、曲目排练 | ||||
活动反思 |
效果良好,学生有进步。 |
辅导员:
音乐A组 项目活动过程记录表
时间 |
2014.9.21 |
地点 |
音乐室 |
辅导员 |
黄丽英 顾晓兰 |
活动内容 |
拓展音域 | ||||
活动目标 |
在原有基础上,用上合理的发声方法,拓展学生的音域。 | ||||
活动过程 |
一、控制呼吸练习; 缓慢或者急速吐出剩余的气 二、统一音色的发声练习: 5 4 3 2 | 1 ——— || Ma———————————— 三、继续复习循环呼吸 要求:在打开喉咙的基础上进行演唱;控制好演唱时的气息,减弱淡出,保持口型,渐强进入。 四、拓展音域 55 5 55 5|54 32 1 —|| Mi ma mi————————————(跳音) 注意:打开喉咙;集中声音,关注音色。 四、曲目排练。 | ||||
活动反思 |
学生练习口型有模有样,看来一个阶段的辅导对于他们而言很有效果。 |
辅导员:
音乐A组 项目活动过程记录表
时间 |
2014.9.22 |
地点 |
音乐室 |
辅导员 |
黄丽英 顾晓兰 |
活动内容 |
初识和声音程 | ||||
活动目标 |
加大难度,初识3度和声音程。 | ||||
活动过程 |
、 一、发声练习; 1、对比模仿的方式,先模仿同一个音,然后在统一音色的基础上进行3度和声音程的练习; 2、打开喉咙。 二、曲目练习 《校园的早晨》; 《夜莺》。 三、学生唱,教唱简单的二声部。
| ||||
活动反思 |
完成较好,基本能够完整的演唱曲目 |
辅导员:
音乐A组 项目活动过程记录表
时间 |
2014.9.24 |
地点 |
音乐室 |
辅导员 |
黄丽英 顾晓兰 |
活动内容 |
学唱《校园的早晨》,学会多种感情色彩处理歌曲。 | ||||
活动目标 |
正确发声,多种感情色彩处理歌曲,注意声音既要集中又要和谐。 | ||||
活动过程 |
一、点名 二、练习发声 发“mi”的长音练习。 三、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1.学着哼唱主旋律。 2.随着老师的指挥,学员运用气息分乐句练习。 3.指导学员集中声音,用多种感情色彩处理歌曲。
| ||||
活动反思 |
初步学会了用多种感情色彩处理歌曲。 |
辅导员:
音乐A组 项目活动过程记录表
时间 |
2014.9.26 |
地点 |
音乐室 |
辅导员 |
黄丽英 顾晓兰 |
活动内容 |
学唱《中国娃》 | ||||
活动目标 |
运用学到的唱连音的方法,唱好《中国娃》。 | ||||
活动过程 |
一、发声练习; 二、连音练习,要求持续不变的连贯。按由易到难的程度可选择以下几条; 1. 5 5 5 || 5 - - ‖ 2. 5 4 3 2 | 1 - - - ‖ 3. 5 3 4 2 3 1 2 7 | 1 - - - ‖ Mi ma mi ma mi 4. 5 6 5 4 5 4 3 4 3 2 3 2 | 1 - - - ‖(三连音) 三、练读歌词,练习歌曲《中国娃》; 四、复习《校园的早晨》。
| ||||
活动反思 |
效果较好 |
辅导员:
音乐A组 项目活动过程记录表
时间 |
2014.9.28 |
地点 |
音乐室 |
辅导员 |
黄丽英 顾晓兰 |
活动内容 |
学唱《抓妈荷》 | ||||
活动目标 |
运用学到的唱连音的方法,唱好《抓妈荷》。 | ||||
活动过程 |
一、发声练习; 二、连音练习,要求持续不变的连贯。按由易到难的程度可选择以下几条; 1. 5 5 5 || 5 - - ‖ 2. 5 4 3 2 | 1 - - - ‖ 3. 5 3 4 2 3 1 2 7 | 1 - - - ‖ Mi ma mi ma mi 4. 5 6 5 4 5 4 3 4 3 2 3 2 | 1 - - - ‖(三连音) 三、练读歌词,练习歌曲《抓妈荷》; 四、复习《父爱如山》。
| ||||
活动反思 |
效果较好 |
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