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秋季研究总结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围绕区教科研工作会议精神,依托课题研究方案,加强过程管理,落实研究内容,切实提高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二、研究重点: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实践,通过研究课,商讨基于生活化主题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定位,我们认真解读现有英语教材,从生活化的四方面着眼,梳理了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定位了主题式教学内容,并且在此基础上
三、具体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本学期继续加强理论学习,深化生活化主题的阅读教学理念和内涵理解。课题组将一如既往地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除了在课题网站继续推荐优秀教育杂志、书籍、优秀教育教学文章学习。加深对生活化主题的阅读教学本质的理解,并逐步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教研相长。
2.加强教学研讨,提高教学水平
本课题组将围绕研究重点,组织开展这些活动:
(1)研究课展示
本学期将结合教研组活动组织研究课展示活动,在研讨中提炼基于生活化主题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定位,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2)校际研讨
本学期,研究小组将借助副组长羌凌霞老师所在的天宁区名师工作室平台开展校际联合课堂研讨活动,邀请相关老师来校指导交流,以此丰富研究经验,提升研究品质。
3.加强总结提升,提高研究水平
在进行课堂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将不断梳理研究进程中的点滴经验、体会,认真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不断总结提升,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
四、研究成果:
对比前后两份教学设计,这份设计是我们在研究的中前期的课堂设计,我们现在对比这两份教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发现前者课堂存在着以下问题:
1.教学设计以教材为中心,紧紧围绕课文,所以课堂上学生只能局限于文本中的信息。2.对文本剖析太零散,缺乏整体的把握。整个课堂有许多一个一个的小问题接二连三地串起来,学生疲于应答,阅读课上成了练习课。3.没有从学生的学习愿望出发,脱离生活实际,课堂上学生没有自己的疑问、思考、观点阐述,完全成文课文的复读机,没有兴趣和惊喜。4.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只能是关注到培养学生对于简单的从文本中直接获取信息能力。
且行且思,我们现有教材和课外拓展教材为本,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按照主题拓展的目标要求,立足并超越单元阅读材料,既深入理解单元篇章主题,又在重构的生活化的语境中,进行扩展和延伸,对拓展中有价值的、重要的信息进行交流,以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形成可实践的教学结构模式。
1. 生活场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尽快切入主题。
阅读获得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设计阅读任务,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找到生活经历和阅读内容的“燃点”。例如,在阅读文章前,鼓励学生回忆自己的经历,或者布置学生课前通过各种途径,如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收集与文章有关的资料,或者根据文章的题目大胆的猜测文章的内容,并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阅读任务;然后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阅读,思考或讨论,得出完成任务的构思和方案。在英语阅读课教学实践中,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首位,精心创设阅读情景,设计每次阅读任务。
2.把握阅读技巧,关注能力培养,追问联系生活。
很多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养成了逐词,逐句阅读的习惯,这样不仅阅读速度很慢,而且还会影响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指导学生采用略读,既扫读,跳读,找读等方法,快速理解文章主旨大意;让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或构词法猜测生词的意思;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在文章中,寻找支持答案的语句,语段。边读边推理,形成对整个故事发展的见解。此外,设计能引发学生讨论的阅读任务,如,推断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倾向,总结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对文章进行复述和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同时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这样的训练可以加速学生的阅读节奏,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其阅读紧迫感,为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3.重视生活体验,重视文化视角,发展语用能力。
在阅读结束部分,我们在引导学生读会课文,表演课文的基础上,更要发掘课文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使我们的英语学习接地气,能让学生在生活中熟练运用。我们可以巧妙地结合课文所学,联系生活场景,设计任务,既复习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体验到在生活中使用英语的快乐。
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