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自线品一区521,美少妇按摩糸列三级片

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小学教研>>小学数学教研组>>教学案例
自主探索求发展
发布时间:2006-09-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惠芬

教学内容:苏教版十一册第118120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根据能力,以及主动发现、主动探索的精神。

3、对学生进行事物相互联系的辩论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4、结合圆周率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铁丝圆、圆片、米尺、线

学具准备:铁丝圆、大小不同的硬纸板圆二个、一条线、直尺。

教学过程

现代教育媒体设计目的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电脑展示:绿草如荫的大地上,小白兔和小灰兔正在举行跑步比赛,小白兔和小灰兔分别沿着边长100的正方形和直径为100的圆的路线跑步。请问:谁跑的路程长?

 

 

 


2、导入提问:①要求小白兔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了?能说出你的依据吗?

电脑显示:正方形每一条边闪烁,周长闪烁。

 

 

②要求小灰兔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

(一)圆周长概念教学

电脑闪烁:围成圆的一周,提问:

1、圆的这条线是一条什么线?板书:曲线

这条曲线的长就是什么的长?什么叫圆的周长?

完成板书:圆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2、实际感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拿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这个圆的周长就是指哪一部分的长?(用手摸)

    同桌相互说说圆的周长是指哪一部分的长。

(二)测量圆的周长

1、请同学们拿出一个铁丝围成的圆,提问:你能用几种办法知道圆的周长?

2、交流测量方法:并利用电脑分别展示。

    用线绕圆一圆,多余部分不计,然后把这根线段位直,就可以用尺量出圆的周长。(绕线法)

    把圆上任意一点对好尺的“0”刻度,滚动一周,就可以直接量出圆的周长。(滚动法)

    把铁丝剪开,然后拉直,用尺直接量出圆的周长。

3、电脑出示:小猴甩转小球,观察小球旋转形成的点的轨迹;黑板上画的圆;吊扇叶片边沿旋转时形成的圆的轨迹。

提问:能否用上面的方法求出这个圆的周长。

 

⑴提问猜想                ①观察  正方形与圆有什么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              ②猜想  圆的周长与正方形的周

与它的边长有关,                  长比谁长谁短?

那么猜猜看,圆的          ③展开比  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

周长能与它的什么                   4倍,圆的周长呢?

有关呢?                  ④说说  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

                                  4倍少一些。

⑵验证

分组测量自带的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和直径,填在表格中,并计算出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倍数值,汇报实验情况,并填在电脑里。(随机计算)

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大小不同的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从而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因为实验时会发生误差,所以只说3倍多一些。

 

(三)认识圆周率

⑴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其实是个固定不变的数。谁知道它叫什么?怎样用字母表示?指导学生读、写π(pai

⑵电脑展示:介绍祖冲之和圆周率π的历史,让学生了解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提问:读了这些知识后,你还知道了什么?

 

 

 

(四)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①根据圆长÷直径r=圆周率得出的圆周长C=直径r×π,即C=πd

提问:若已知圆的半径,会计算它的周长吗?C=2πr

②追问:想一想,刚才小猴甩小球形成的圆的周长你会算吗?电脑再现小猴甩小球,让学生找到圆的半径即绳子的长度。

 

 

 

③小结:要求圆的周长,一般需要知道它的直径或半径。知道圆的直径,怎样求周长;知道圆的半径,怎样计算周长?

 

 

创设情境,演示周长的概念;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又为后继教学埋下伏笔。

突出正方形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为后继教学“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作解题策略上的铺垫。

 

 

通过闪烁加深对“圆周长”的理解

 

 

 

 

 

 

 

 

通过电脑展示让学生直观地发现四种方法的共同点:“化曲为直”隐伏转化

设疑,让学生明确上述测量方法的局限性,为学生探求新知提供情景,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

 

 

 

巧用随机函数既能迅速算出倍数值,又能判断测量周长与直径是否正确。体验成功的快乐。

 

 

 

 

 

展示网上下载资料,让学生了解历史,同时也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前后照应,巩固运用,同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初步运用,巩因新知

1、判断 ①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π倍   

②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2、出示例1

1)提问:求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米数,就是求什么?

2)学生尝试练习

3)电脑展示解答过程,重点突出答句中“约”字(闪烁)

 

 

3、提问:如果书籍条件不是车轮的直径而是半径,怎样计算车轮滚动一周,自行车前进的米数?

4、“练一练”12

5、自书质疑

 

 

 

 

 

 

让学生加深对π的含义“约等于”3.14的理解

四、总结新课,前后照应

1、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①各种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是什么?

②什么是圆周率?

③圆的周长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2、提问:到现在为止,你能判断小白兔和小灰兔谁跑的路程少,谁跑的路程多了吗?为什么?

 

五、反馈练习,拓展延伸

1、练习二十三145

2、课后思考:现在小白兔沿着大圆跑一圈,小灰兔沿着两个小圆“”的路线跑一圈。

猜一猜谁跑的路程多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

 

 

 

 

 

 

 


反思

“圆的周长”一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整个教学过程我主伙关键是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    展示变化规律、化静为动,激发主动发现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而儿童的思维则以形象思维为主,通过教学,既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又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将一些数学的抽象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动态展示,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内容,促使学生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例如运用电脑把圆周化曲为直,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且是直径的3~4倍。

(二)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激发积极参与

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看到画片,并参与其中。只要抓住小学生的特点,一定能吸引学生更全身心地投入,全课从创设现实生活情景导入新课,到运用身边常见的“电扇转动形成的圆”等引入深化,不断地制造矛盾,最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渗透“生活数学”的理念。

(三)    多种感官参与,大胆猜想,激发创新思维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猜想——验证”又已成为现代科学探索中常用的方法,全课把猜想、讨论、实验、计算、观察、归纳和概括融于一体,让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自主地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整个教学过程,利用情境、协作、操作会演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教师只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季子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