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中心小学教师评课记录
执教者姓名 |
胡慧 |
年 级 |
三 |
学 科 |
音乐 |
执教内容 |
《牧童之歌》 |
时 间 |
2014.09 | ||
评 课 | |||||
《牧童之歌》是新疆哈萨克族的一首民歌,旋律欢快、活泼,表现了牧童在天山脚下辽阔大草原放牧时的喜悦心情。虽然这首歌非常简短,但要唱好它并不容易。 胡 老师针对教材中的难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首先,创设情境,解决节奏难点。歌曲的第三乐句连续用了四个小节的附点节奏,表现了牧童骑马的动感。以马为题导入新课。课件展示辽阔的大草原,让学生听一听大草原上传来了什么声音。学生马上安静下来仔细听辨。原来是马蹄声,出示马蹄节奏“X ”,学生认识附点,知道附点八分音符要读得稍微长一点,附点后面的十六分音符要读得稍微短一点。然后过渡到连续四个小节的马蹄节奏,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节奏上的难点。在朗读节奏的同时引导学生配合上骑马的动作,又加上牧童策马扬鞭的动作,很自然地过渡到两声部的节奏练习。再次,仔细听辨,解决音高难点。歌曲的第二乐句第一小节,节奏拉宽,“ 6” 到“ 6” 的八度跳进,会给演唱带来一定的困难,有些孩子找不准音。在这一点的教学中,她先是提出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运用柯尔达手势直观的向学生表现出音高的位置,遇到高音时提醒学生 靠气 息的支持把音唱上去,不能喊叫。 我认为胡老师这节课成功的关键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想象、表现的机会,从谈话、表扬、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玩、唱、跳、想象和创造,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 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
评课:田艳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