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学习心得
姓名 |
田艳玲 |
学科 |
音乐 |
时间 |
2014.09 |
学习内容 |
情绪管理的整体性 |
片段摘记 |
一、不要“一把尺子量尽所有学生” 二、请给“后进生”一片绿荫 | ||
阅读感悟 |
心理学研究将人的性格分为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四个组成部分,而性格的情绪特征表现为情绪的稳定性、自控性、持久性等品质。作为教师,情绪稳定、富有同情心、热情而宽容、心情舒畅、善于与学生相处、对学生的情绪容易同感、有忍耐心、善于在偶发事件中镇定自若地处理问题并能以热情持久的情绪对待、处理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等都是教师良好的情绪特征。研究表明,教师性格的情绪特征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性格的情绪特征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智力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充满情感的交流过程、心灵碰撞过程。课堂上,教师的喜怒哀乐总是感染着学生,不同的情绪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积极思考,记忆迅速,有利于智力活动的进行;而情绪不佳时,如焦虑、惧怕、反感等,思维则迟钝,记忆困难,不利于智力活动。而教师具有良好的情绪特征,就能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这个氛围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一个心理环境,课堂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氛围,是紧张愉快而生气盎然的还是沉闷压抑无活力的,教师的情绪可以说负有极大的责任并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生数学时,遇到学生不开窍就发脾气并大声训斥学生:怎么这么笨,你们从一年级开始上得了……结果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这位教师在学习了有关性格教育理论后,遇到类似情况,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和颜悦色地说:别着急,慢慢地想……后来学生说:老师,只要您别着急,我们就不紧张,就能想明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上常常有学生说:老师,您先别讲,让我们自己思考……可以看出,教师的情绪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它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教师的思想、愿望、要求:而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的情绪表现领会教师的思想倾向。作为教师,情绪稳定并善于利用自己良好性格的情绪特征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发展。教师用自己良好的情绪特征感染学生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这种感染作用,一是表现为“以情育情”,即教师用自己良好的情绪情感感染学生,使之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并进而影响到学习效果,如学生对某一学科不感兴趣,但教师对这一学科的执着追求并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激昂的情绪进行教学,久而久之,就会改变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态度。二是“以情动人”,即教师以自己的情绪情感去打动学生,提高学生对教师言行的接受性,这体现在教师富有感情地情绪稳定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自然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