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姓名 费金昌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体育 执教内容 篮球双手胸前传球 时间 2014.12 评课 费金昌老师给我们展示的这节“篮球双手胸前传球”课,费金昌老师的课体现了素质教育“键康第一”教学思想,他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课堂上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费金昌老师选择篮球技术教材课,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与技能,同时发展了协调配合能力,锻炼了身体,培养了意志力,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目标制定明确、具体、科学。费金昌老师选择的教材是篮球,因为篮球运动具有趣味性、技术性强的特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双手胸前传球”技术动作。达到了预期技能目标设计。 在课的开始部分教学中,根据冬季体育课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本节课运用了各种跑动练习、游戏和滑步移动基本步伐练习,排除身体惰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氛围中充分达到了热身目的。 在课的基本部分教学中,学生通过观看示范,师生演示讲解,使学生初步建立直观的“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表象。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创设问题情境,使同学明确传接球的动作方法与规律,并且通过示范给同学以美的感受,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练习热情。为了改进、巩固、提高传接球的动作方法,老师采取了徒手模仿练习、学生双人对练习、传接球练习等等多种练习形式,同时逐渐加大难度让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在与他人合作练习的过程中,发展了灵敏素质、体会空间知觉和体位知觉。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利用现有的场地,培养了学生传接球配合默契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其次,费金昌老师在组织教法的选择上也很用心。在教学中,利用学生掌握技术熟练程度不同,来调动小组人员分配,让掌握技术好的同学站在中圈内分球,带动技术差的同学,互帮互学,体现了学生个体差异性,同时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有效的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大范围的集中学习,而是针对一些出现的问题,韩启明老师小范围的点拨、纠正和指导,这样不但有效的解决问题,而且充分发挥了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练习密度。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以启发引导为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合作项目体现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在活动中掌握了技术重点、攻破了技术难点,达到制定的教学目标,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结束部分,为了缓解学生的疲劳状态,通过异念放松,拍打放松等方法不但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得到放松,且感受到成功后的喜悦。同时也达到了消除疲劳、愉悦身心的目的。 评课人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