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目标 |
过程与方法 |
科学知识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进行假设。 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 3、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4、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
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2.在实验中会“控制变量”,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3.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试验结果。 |
1、体会反复试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 3、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研究摆的乐趣。 | ||
教学重点 |
| |||
教学准备 |
1.分组实验材料:3个单摆:用细线和钩码做成,能挂在支架的钩上。在3个摆中,有2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轻重不同;有2个摆摆锤轻重相同,摆线长短不同。 2.演示材料:带摆的钟。 | |||
教学步骤 |
活动过程 |
设计意图 | ||
故事引入 |
1、看伽利略研究吊灯摆动的插图,讲述伽利略研究摆的故事:有一天,伽利略来到了教堂,在教堂的大厅里,他看到一盏吊灯在不停地摆动。这件事引起了他的兴趣。 2、提问:在生活中你看到过这样的现象吗? (学生回答,图片展示) 3、他想,吊灯来回不停地摆动,这种摆动是否有什么规律呢?于是,他用脉膊计算时间,仔细观察吊灯的摆动。过了一段时间,他终于发现了吊灯摆动的规律。 |
| ||
实践活动(一) |
1、让我们像伽利略那样,通过观察、实验来揭开这个秘密。 2.指导学生认识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1)讲述:我们用这样一个装置来实验。在一根细线上栓一个重物(钩码),挂在支架横梁上;用手轻轻推动,它就会像钟摆、吊灯一样摆动起来。我们把这个实验装置叫做“摆”。 (2)每个组任意选择一个摆,把它挂在支架上,观察它是怎样摆动的,摆动有什么规律。(为了使学生明白这个观察要点,教师肯定要边演示边讲解,然后还要让全班集体观察、出声数出摆动的次数。) (3)学生分组安装、观察。讲述:为了更好地观察摆动的规律,我们来观察它在一定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我们首先。摆来回算一次,即摆从左边摆到右边,再从右边回到左边算一次。(由教师统一计时,各组学生默数,观察3次,把观察结果记在课本中的记录表中。)(观察它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 (4)汇报观察结果。 (5)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知道,每个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板书:每个摆摆动的快慢一定。)当年伽利略在教堂的大厅观察吊灯的摆动时,发现的正是这个规律。 |
| ||
实践活动(二) |
3.指导学生研究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 (1)讨论: ①在前面的实验中,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是否相同?对此你有什么问题? ②你认为摆动的快慢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呢?可以相互观察一下,各组的摆有什么不同? ③要弄清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是否有关系,应该怎么办? (2)讲述:在各组的3个摆中,选择两个摆线长度相同、摆锤的轻重不同的摆实验,观察它们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是否相同。实验2次,把观察结果记在课文的记录表中。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把各组的数据写在黑板上。) (5)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为什么? (6)教师小结:实验表明,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 (7)讨论: ①现在你认为摆动的快慢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②要弄清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是否有关系,应该怎么办? (8)讲述:在各组的3个摆中,选择两个摆锤的轻重相同,摆线长短不同的摆实验,观察它们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是否相同。实验3次,把观察结果记在课文的记录表中。 (9)学生分组实验。 (10)汇报实验结果。 (11)讨论: ①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为什么? ②现在你知道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12)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短的摆动得快。 (三)巩固练习 1.讲述: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摆的秘密。 2.提问:根据今天所学,我们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 ||
板书 |
摆角 大小 无关 摆 摆重 轻重 无关 摆线 长短 有关 长------慢 短-----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