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让数字记下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蔡红
2010,让数字记下我的研修经历
阅读是快乐的
在每一本经典里寻找新的方向,是我过去一年依然最喜欢的事。《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布鲁克林有棵树》等十多本书两百万字的阅读,让我对人生、对工作、对生活不断产生新的思考。它让我真正懂得了教育的真谛:我们培养的对象是人;蹲下身来,你要记得他们还是孩子;一名最优秀的教师不在于他的教学水平有多高,而在于他有多爱孩子。阅读,我无法言说其妙处,只觉得很美。
挂职是幸福的
大家知道,临近岁末,我有幸去博爱小学挂职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那些日子,我每天早出晚归,白天,用心观察、聆听;晚上,认真记录、反思,直至夜深。二十六天,55节听课记录,二十六篇总计三万字的随笔,我记下的不仅仅是现象,更是未来我们学校发展可以借鉴的经验。只是我还常常埋怨自己的眼拙,恨不能将他们的所有都刻在心里。
研讨是热烈的
一课三磨,自己磨,也参与别人的磨,顾亚峰、沈亚云老师的《鸟岛》、我和吴晓亚的《我和祖父的园子》,4个人,十二堂课,每一次试教的过程,每一回字斟句酌的修改,虽然很痛苦,可是热烈的研究里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
2010,让数字记下我的点灯路程
考核是弥久的
“教师”技能大练兵是上学期武进区教育局提出的要求,在学校的安排下,我和邱校长、徐小琴、吴晓亚老师组成了语文考核小组,27名语文教师,24堂课,5项评议内容, 158份评议表,课堂上,课余时,暑假里,我们一起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项考核,我还做了具体的分析,不为别的,只为更好、更及时地向老师们反馈意见,让大家发扬优点、改进不足,提升教学素养。就像这回期末考试,我到每个年级组了解卷面学生呈现的优点和不足,听取阅卷时的不足,为的不是自己,是想全体语文教师、整个学校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还像每双周三的学校调研一样,我们五个老师听了施丽丽等八位教师的课,交流、汇总、反馈,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
讲座是有效的
阅读,看起来有点烦,可是大家都很理解,邱校长、徐小琴等多位老师告诉我说,阅读的确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为她们已经感受到了。为了大家的信任,所以我努力在做。2010年3月,我受邀赴奔牛实验小学做专题讲座,随后,两次在学校家长会上做亲子共读的讲座,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此外,开学初,我还向全体语文教师做了《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讲座,得到大家的肯定,让我觉得暑假两个星期的准备是值得的。
导向是正确的
让全体教师都成为科研型教师,这是教育科研的最终目标。但是,教师为什么要科研?怎样进行科研?为了让大家清楚地了解这些情况,我筹备、主持了“科研在我身边”的教育沙龙活动,大量的资料占有,沙龙后的问卷调查,让我感到,这一次沙龙非常有意义。随后,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原区教研室主任徐惠仁来校做了题为《如何进行微型课题研究》的讲座,全体教师听了心里更亮堂了。
筹备是充分的
本学期,学校有五个课题结题,期初,期中,期末,我组织了三次课题组组长会议,从了解情况到部署结题工作要求和具体指导,我们同心协力高质量地完成了结题工作,就如鉴定组领导所说:“你们的研究是扎实的,成果是显著的。”
宣传是及时的
做得好,还要说得好,是我们新闻宣传的宗旨。为了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提升知名度,一年来,我撰写学校相关新闻报道29篇,共计一万九千字。也因为这个,我被评为武进区“优秀通讯员”。
2010,让数字记下我的甜美收获
笔耕不辍略有所得
边行边思边写,一年来,我撰写的7篇教学论文、随笔在区级以上获奖、发表:《点击教师阅读的三要素》获江苏省“金帆杯”一等奖,此论文还在颁奖会上做交流;《分段教学呼唤理性回归》获江苏省教育学会二等奖;《唯有研究——教师才能成长》获省“蓝天杯”二等奖;《期待下一个黑柳彻子》发表在《武进日报》,《假如我是孩子》、《等待她的归来》、《尽力而为还不够》获常州市、武进区“教育故事”一、二等奖。
公民实践续写战果
从第一轮公民实践活动开始到现在,我已经和很多老师合作过,今年,和施丽丽、高小云老师合作的《郑陆镇迎宾路夜排档问题的管理研究》获常州市二等奖。
2011,走向新的起点
忘记自己为别人付出的,但要记得别人的好,所以告别2010,感谢所有给予我指导、帮助、支持的领导和朋友,请原谅我不再一一述说你们的名字,因为太多,我怕少了哪一个都是伤害,但是你一定要知道,我感谢的正是你。翻过新的一页,我知道自己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科研工作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将带着大家的批评和帮助,走向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