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在外语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重视了研究教学大纲,分析教材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这些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外语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学评价是教学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的实施首先是确定教学目标,其次是教学手段,第三是评价机制。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就要根据目标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教材和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否成功要靠评价机制做出判断和反馈,评价的结果又用来验证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科学。因此,这三者的关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产生高质量的教学。为了有效地发挥评价机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正面导向作用,有必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不仅可以及时对师生教与学的状况做出价值判断和量化评估,而且对教与学的活动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实质上是对学生学习的有效结果和发展潜能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这种新的评价体系应该正确反映外语学习的本质和过程,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惟有重视形成性评价,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新的评价体系的形成。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应当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有效结果所进行的整体价值判断。这种理念在我们以往的英语学习评价中没能得以体现,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评价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功能,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以及综合素质的考查,导致学生过早地沦为英语学习的机器,丧失学习的信心。这种只重学科,不重学生发展的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作用,使它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建立起一套的科学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本评价体系。
二、研究的理论思考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提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个性,尊重个体差异。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的核心思想也是关注智力的多元化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一理论突破了传统的以"语言"和"数理"为核心的智力观,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种彼此独立的智力,这些智力以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智力的差异。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七种基本智力,智力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和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把这一理论引入本课题,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和"全面"发展的理念,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反对用统一僵化的标准来要求和评价每一个学生,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的教育思想。在多元智力理论引导下的人本评价,旨在帮助学生发现、培养自己的智力优势,并以强项带动弱项,实现自身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1. 课题的研究思路
人本评价是对学生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这种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必须是经过仔细计划而确定的。通常一次评价的分数或者点评并不能够对学习产生多少形成性影响,而有关学习状况、需要、未来学习主题的公开讨论却有非常巨大的潜在影响。人本评价的目的是确认学生的学习潜力,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励学生学习,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主体是教师、学生、同伴、家长。评价内容涵盖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评价结果是评语和等级的综合。
2. 课题研究的内容
小学英语人本性评价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⑴小学生英语形成性评价:
①档案袋的设计与运用;
②各类评价表的设计与运用;
③各类调查表的设计与运用
⑵小学生英语终结性评价:
①形成性教学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关系;
②测试的改革。
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
①课堂教学评价要素;
②课堂教学评价标的研制与运用;
③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评价
⑷发展性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养评价:
①教师专业素养评价要素;
②教师专业素养评价表的研制与运用。
3. 课题的研究目的
通过课题研究,运用人本评价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信心,使他们获得成功,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课题的研究目的有四方面:
①转变教师观念,促进教师发展。在实施课题研究时,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自身业务水平得到相应的发展,使教师由简单的"教书匠",变为科学研究者,在主动研究、反省中日渐成熟。
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时间能力。注重学生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为学生提供展示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的空间,使外语学习更联系生活实际,更体现语言的工具性和实践性。
③影响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发展,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学生在建立各自档案时,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
④发展以人为本的评价思想。当代教学评价的发展注重人的主体性,强调评价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观念。
4.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调查法、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遵循行动研究中的确定主题,拟定计划、实施行动、总结评价的基本研究方法,强调研究过程和行动过程密切结合,注重研究者与行动者的合作,要求参与专题研究的老师既是行动者,又是研究者。提倡评价时研究者和行动者的创造性工作。课题研究提出建立学生档案,在具体实施中,是由学生实行自我评价,自选作业、作文、书法、笔记、作业改错记录等汇编成集,也包括课外阅读、听力练习、听广播、看电视、读杂志等的档案记录。其主要方法主要有:a.教师观察(teacher observation),包括日常记录(anecdotal records)和评价表(checklist)b.访谈/座谈(interviews/conferences)c.自我/相互评价表(self/deer evaluation questionnaive)d.读书笔记(reading journals)e.多媒体(multimedia)f.项目和演示(projects and presentation)g.学生档案(portfolio)
四、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 成立领导小组,由教科室、教研组长组成,以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2. 参观学习,向实验学校、兄弟学校学习,了解他们英语教改的情况,收集有关资料,借鉴有关教改经验。
3. 定期组织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4. 印制"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宣传提纲及各种文献资料、调查资料,阐明教改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及实验初步设想,宣传动员,全体参与。
5. 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教师基本功练武活动,配备师资,选拔爱岗敬业业务能力强的教师。
6. 添置必备设备,每个办公室有上网的计算机,教师熟练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科研能力。
五、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承璇 性别:女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79年7月
任英语教研组长 专业技术职称:小学一级 最后学历 英语本科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不含主持人)
姓名 |
专业技术职称 |
工作单位 |
沈波 |
小学一级 |
郑陆中心小学 |
汪菊芬 |
小学一级 |
郑陆中心小学 |
王叶锋 |
|
郑陆中心小学 |
|
|
|
本课题相关的前期实践经验和学术资料的准备
1. 霍力岩"加纳德的多元智力及其依据探析"《比较教育研究》2000.3
2. 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教育研究》2000.9
3.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课题组"对现行外语教育评价体制的反思"《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6
5. 章兼中 俞红珍《英语教育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
6. 龚亚夫 罗少茜《英语教学评估》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12
7.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 《新课程与评价改革》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9
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