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共和国最后一缕阳光在帕米尔高原缓缓褪去,西域的乌恰又迎来了一个寒意刺骨的夜晚。夜色下,一群人说说笑笑,有些兴奋,有些匆忙,赶着去往乌恰实验中学的大会议室,他们是要去看“大戏”------《援疆教师讲坛》,去晚了怕抢不上好座位。这次主讲人是我校援疆的江华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教师如何听课与评课》。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像一股春风拂过神州大地,吹响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号角。对照十九大报告精神,立足现实,第九批援疆教师团队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育队伍”,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工作的总方向。决定成立“援疆教师讲坛”,为乌恰的老师定期开展各种讲座,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听评课是学校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活动,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观察、分析和研究。教师容易上手,成果容易运用。很受老师们的喜爱。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老师们听评课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和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江华老师从听评课的课前准备,课时思考、课后整理三大方面详细的介绍了一般的做法和注意点。为了本次讲座,江华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查阅了大量的权威材料,理论结合实际,讲解时结合自己的做法和当地的实际情况,通俗易懂,又妙趣横生,过程中不时传出老师们心领神会的哈哈大笑。感觉讲座中的不足说的就是自己。
讲座的最后,江华老师用三句话和大家共勉: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愿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深夜的乌恰,寂静而萧飒,但是江华老师的内心却激情澎湃,暗暗的下定决心。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努力工作,为天宁教师的优秀形象添上郑陆实验人的炫丽一笔。
供稿:郑陆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