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初级中学 吕月华
2016年9月29号,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常州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执教的课题是《《呼兰河传》节选》。这次赛课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这次比赛,我看到了别人的优点,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的确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和提高。反思自己的参赛历程,确实有许多的收获和感悟。
一、准备篇
其实,刚开始准备的时候,我一直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在准备。毕竟我自认为并不是学校上课最出色的,只是出于种种原因,最后赶鸭子上阵般选上了我。但是,在学校领导和同事们一次又一次关切地询问中,在我一次又一次或惭愧或语无伦次的回答中,我的压力越来越大,终于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尽全力地开始了备课。我准备上的课题是《《呼兰河传》节选》。《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讲的是呼兰河城中生活着的童年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这座城里更多的却是悲苦的人生。而课文节选部分却只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而这篇文章,其实学生们在小学就学过了,题目是《祖父的菜园》,主要就让学生感受到“我”在祖父的陪伴下感受童年的快乐生活。现在到了初三,如果还是学这些的话,就体现不出初中和小学的层次教学了。所以本节课必须让学生学习到小学没有学到的知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整个备课组绞尽脑汁,费尽心思。设计了“走进后花园”和“走出后花园”两个板块,在“走进后花园”中,让学生通过充满童趣的朗读和充满童心的仿写充分体会后花园中自由快乐、随意任性的生活;在“走出后花园”中,展示作者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写道的一段悲惨的文字和萧红悲苦的一生的背景资料,让学生由衷产生心灵震撼。之前越快乐,现在受到的震撼就越强烈。以此来充分理解萧红热爱生活的心。让学生学会读书的同时,也学会品读人生。在之后的试上过程中,我们初二备课组更是在那么繁忙的情况下,还挤出时间一次又一次地来听了一遍又一遍。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句话都进行耐心的指导,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看到大家这么顶力相助,我心里的那份感激之情真的无法用语言表达。优质课,比的其实是一个集体的智慧!
二、感悟篇
感悟一、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加强基本功很重要。
通过本次比赛,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优质课评比,新颖的设计,独到的见解,可以课前靠集体的力量完成。除此以外,还比什么?基本功,这是一项硬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需要老师日积月累不懈地努力。
语文老师教学基本功无非四个字:听说读写。我认为会读会写,是一个语文老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比如我在上这篇《呼兰河传 节选》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或者先做了示范,再让学生读;或者和学生你一句我一句地朗读,效果果然立竿见影。当然在仿写环节展示一下自己和学生一起完成的小片段,也是很好的选择。
感悟二、机智的评价语言会使课堂增色不少。
一堂真正的优质课,教师不能仅仅关注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过程。教学过程不是僵化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往往会生成许多无法预知的内容。而这时候,充满机智的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
正是因为无法预知,所以教学过程中,常有学生思维越轨的情况发生。他们会从横向回答出一些莫名其妙的、离奇古怪的答案,形成一种横向干扰,这就是网络上说的“打横炮”。在讲授《呼兰河传 节选》中我也遇到了这种情况。一个学生在回答“这是一个怎样的后花园?”这个问题时,他的答案居然是:“这是一个能学到知识的后花园。”我当时听到这个答案就懵了,内心只有一个想法:这娃娃的脑回路是咋长的哇,和正常人完全不一样哇。可是懵完还得急速思考,怎么办呢?怎么把这旁逸斜出的思维拉回来啊。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面带笑容地顺着下去问他:“你是从哪里看出这点的呢?”他说文中祖父有教“我”如何辨别谷子和狗尾巴草。我只能在引导他看看课文,他终于发现了文中的“我”根本没有仔细看也没有仔细听,所以并没有学到知识,随后我再引导问,文中其实还有其他地方能看出“我”搞混植物的。他找到回答说把韭菜当做野草一起割掉扔了,最后终于让他明白了,“我”在后花园里的生活是多么自由自在。而我脆弱的心脏也终于回落到了实处。当然我不能说我的顺势而导就是教学机智,但是终于能把他的思维拉回正轨也是功德一件。
通过这次比赛,我收获了很多,既开阔了眼界,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教学是无止境的,在以后的数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育科研,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