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如何写好手这一细节
郑陆实验学校 许小云
手对于同学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生活中几乎处处离不开手,习作中也常常会因为内容的需要而写到手。应该怎样些好手呢?
一、我为手来拍照片
我们先来欣赏几幅手的照片吧:
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个指头都伸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圆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
——赵树理《套不住的手》
他的双手也许是长年收放绳索对付大鱼的缘故,因此留下了深深的伤疤。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
——海明威《老人与海》
40多岁,他正当壮年,精神饱满,肉重肌沉,皓齿红唇,乌黑的眉毛,像是用毛笔画上去的……一双胖胖的手,指肚滚圆,却转动灵活。
十年不见,他的模样接近了老汉。他分明换了一双手!手背上青筋缕缕,指头绕着一圈圈皱纹,像吐尽了丝而缩下去的老蚕。
——冯骥才《快手刘》
她的手指也不知道是怎么长成的,又细又圆,那么光润,那么柔软!
她的十个手指上都长满了血泡。紫黑色,圆鼓鼓的,像熟透了的山葡萄。
——习作片段
他的手背上面的青筋交错,宛如常春藤缠绕在树枝上,又像一株百年老树,枝枝杈杈,不知伸向何方。
——初三(5)张恩来
母亲的手呈紫红色,手上的纹络又深又粗,一根根手指有些粗大肥圆,像个个已经步入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一样,有些发福了。
——初三(5)王银
同学们都知道:用照相机拍一张好的照片,一定要选好角度,对准焦距,其实,用笔“拍照”也一样:赵树理写陈秉正的手,聚焦在指头上;海明威写老人的手,聚焦在劳动的烙印——伤疤上,不同的角度,呈现出别样的精彩。不过,与相机拍照片不同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感受“手形”,还可以用上打比方的方法,你瞧:像”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是多有力呀;血泡“像熟透了的山葡萄”,该多么疼呀。而老师的前几届学生写的爸爸的手“手背上面的青筋交错,宛如常春藤缠绕在树枝上,又像一株百年老树”妈妈的手“手上的纹络又深又粗,一根根手指有些粗大肥圆,像个个已经步入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一样,有些发福了”一个粗壮有力,一个肥肥胖胖,相信同学们看了这样的“照片”一定过目不忘。
二、我为手来拍录像
照片是静止的记录,录像则是动态的呈现。手作为人体最为自由,最为灵活的器官,做出的动作也是千变万化的:
她的……两手在桌上飞舞着,好像白鸽似的,又灵巧,又美丽。
——高尔基
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
——冰心《观舞记》
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升到桌子下边,大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子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齐着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
——冯骥才《泥人张》
这些“录像”片段,注意突出了手的动作,给人以动态的美感。尤其是表示动作词语的准确运用,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比如“泥人张”捏泥人,一只手“伸”、“抠”、“摆弄”、“捏弄”,不用眼睛看,就捏出了栩栩如生的泥人,手法熟练、技艺高超可见一斑。难怪冯骥才会夸他“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写手,不管是静态描绘,还是动态描写,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抓住特点。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的手也各不相同,就是同一个人的左右手也不相同。因此在细做实,一定要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写生动、具体。比如,下面的片段就很好地突出了手“胖”或“瘦”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映象:
那手就像海豹的鳍脚一样结实丰满,光亮得像包子似的胖手上可以看到手套的缝隙留下的一行行齿形压痕。
——(俄)蒲宁
手指头儿全是丰满之至的,丰满得在每一节小骨和另一节结合的地方都箍出了一个圈,简直像是一串短短儿的香肠似的。
——莫泊桑《羊脂球》
手背表皮已被烧焦了一样的贴在干枯的骨骼上,如同晒干的鱼片。
——端木蕻良《大地的海》
二是直接、间接描写并用。除了直接描写手的外形、动作,还可以通过他人或物的感受、表现来映衬、烘托手的特点。比如:“奶奶的手很粗糙,像树皮似的。奶奶总爱用这双手抚摸我,轻轻的,让我觉得有点疼。”这里通过我疼的感受,进一步突出奶奶手皮的粗糙。再比如“焙茶手短衣紧袄,利索地把拣好的鲜叶芽倒进滚烫的大锅,叉开五指,在嫩叶中不住地翻拌。忽而揉,忽而搓,忽而捺,忽而抓,嫩叶犹如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这里通过嫩叶翻飞的姿态,凸显了焙茶手“手”的灵巧、工艺的娴熟。
三是注意描写顺序。可以从手心、手背,写到指尖。
四、还要注意带着感情来写。对老师、家长的手要写出自己的尊敬、爱戴之情,对贼人的手憎恨,对劳动人民的手同情……
学生习作:
走近一看,原本圆润滑嫩的手,现在变得干枯粗糙,手一摊平,手背上的皮肤相互挤压,凸起者如山岗,凹下处似沟壑,翻过来,掌心因为常年劳作而变成了淡黄色,上面布满了老茧,缝隙处,藏着一些污渍,指尖处还留着一些伤口,当我伸手去触摸它时,粗糙如砂纸般的感觉让我不禁一缩,但我却不想松开,因为手心传来的亘古不变的温暖已经传遍全身。
初三(1) 吴丹
妈妈的手已经渐渐苍老:手指的第一节骨节已经肿胀变形,手指略微弯曲,指尖处因为长期使用粉笔,皮肤变得格外干燥,已经有了一道道细小的裂缝。手背的皮肤虽白皙但却缺乏水分,就如一片白纸,了无生趣,但握住它,掌心很温暖,仿佛我幼时,她年轻时的温度一直保留至今。
初三(1) 彭天杲
爷爷的双手还像以前一样枯黑,宽大的手掌,粗短的手指,皮肤变得更加粗糙,像是松树皮了,但手心还是那么的暖和,就像冬天里的那一抹阳光,照得我心底暖洋洋的,让我不想离开。 初三(1) 周芷玥
粗看手指和指甲还都是水葱似的,细瞧发现皮肤显然已经松弛粗糙了,我于是怅然:纤纤玉指早就染上岁月的痕迹,再也拨不出以往悦耳的琴音了。 初三(1) 程冉
妈妈的手雪白雪白的,白中若隐若现带着点嫩红,皮肤似乎吹弹可破。这双手纹络很浅,像是白墙上的蛛网要凑近了仔细看才瞧得出,手指纤细、修长正灵活地摆弄着物理仪器。
初三(1)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