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了解低年级科学新教材的使用情况,促进低年级科学教学的深入发展。4月4日上午第一节课,王蓉老师上了一堂公开课,课题是《玩转小水轮》。这课的重点有两个,一是制作小水轮并让小水轮转动,二是如何让小水轮转动得更快。一年级科学是本学年新增的课程,但教学内容在旧版的科学教材上也出现过,我们教研组希望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帮助老师把握方向,掌握上课要领,更快地融入课堂,把科学的种子散播到孩子的心里,打开孩子科学探索的窗户。
王老师借用童话故事引出小水轮,教学活动情境化的设计,让小朋友们在欢声笑语中领会到科学的魅力。接着分组组装小水轮,并尝试让小水轮转动。学生们提出可以用嘴吹、用手拨、有风吹等方法,分组实验。本课的重点尝试加水,用水的力量让小水轮转动。王老师联系到上节课水的流动性这个知识点,在玩的基础上尝试探究让小水轮转得更快的方法,引领着孩子们从科学实践中获得知识。对于小水轮转得更快的方法,让学生先做猜想,再分组实验。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对比实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有些难度,学生可能考虑不了那么多公平的因素,所以再分组实验后,王老师适当引导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做了演示实验。在实验中发现水位高和水流量大会使小水轮转得快。基于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没有讨论冲击点的不同对小水轮的影响。最后,利用图片与视频资料呈现了人类对水力资源的利用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课后,结合王老师的课,教研组教师围绕“如何解读教材,如何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展开讨论,明确了今后备课方式及上课注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