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四年级数学上册第96—97页。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人”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2.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3.通过选择社会、自然和科学知识中的数量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需要用不同的标准求近似数。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近似数:
1.在读读想想中初步感悟近似数:
媒体图文并貌出示:到2003年末,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09个,图书馆藏书约43776万册。到2003年末,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1999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大约14398万公顷。
(1)提问:请每位学生都分别读这两句话,边读边思考:你能说出画线的四个数中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组织讨论,引入准确数、近似数的概念。
指出:像2709和1999这样的数,表示的事物的数量是准确的,我们就称它们为精确数;像43776万和14398万表示的是大约的数,也就是与事物的实际数量比较接近的数,我们就把它们称为近似数。
2.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认识近似数
(1)课本“想想做做”第1题:先读出横线上的数,再说说哪些是近似数。
学生读数,组织交流。
(2)提问:你在哪里见过或者听过生活中的用近似数表示的例子?
交流、点拨。
3.读一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看看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1)我校图书馆藏书约28000册。
(2)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约有14398万公顷。
(3)2002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全球昆虫可能仅有200万至600万种。
(4)2009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常州中华恐龙园共接待中外游客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5000万元。
(5)地球赤道全长
(6)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7)我国目前人口有13亿。
3.说明:在人口普查、统计旅游人次、统计大宗物品数量等情况下,有时候没有办法得到一个非常精确的结果或者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数表示,就用近似数表示。
二、探索求近似数的方法:
1.复习“四舍五入”法
我们以前在计算378÷42时,可以把42看作多少来试商?
而在计算378÷48时,我们又把48看作多少来试商?
2.这就是使用了“四舍五入”的方法,关于“四舍五入法”请认真阅读大屏幕的详细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各位改写成0。
提问:“四舍”是什么意思?“五入”呢?什么是尾数?根据尾数的哪一位决定是舍还是入?近似数与原来的数之间用什么符号连接?
3.教学求一个数的近似效的方法
(1)谈话:同学们能否运用这个“四舍五入”法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请看大屏幕。
(2)媒体出示:下面是某市2003年末全市人口情况统计
总计(人) |
男性(人) |
女性(人) |
970889 |
484204 |
486685 |
男性和女性的总人数接近九十几万?怎样写?
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各接近四十几万?你能写出他们的近似数吗?
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判断男性接近48万,女性接近49万的?
4.教学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近似数
(1) 出示前面判断近似数中的一些数据,提问:这些近似数是以什么为单位的? 为什么在报纸、电视中,常见到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2) 出示283000和1970000000,请学生思考,要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你认为选择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
(3) 尝试完成“试一试”,请他们打开书本直接写在书上。
(4) 集体评讲:请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5) 比较、了解它们的相同及不同之处。
相同:都是用“四舍五入”法。
不同:前者省略尾数后用0占位,后者省略尾数后用“万”或“亿”作计数单位。
三、深化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自行练习,并指名板演。
集体评讲,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想想做做”第3、4。
板演并齐练,组织评讲。
3.“想想做做”第5题。
四、总结延伸:
1.考考你:你能用近似数来表示下面这两个精确数吗?
郑陆中心小学在校学生共有1024人。
我们四(2)班有学生48人。
2.请你说说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有些什么收获?
3.从报刊或网上收集一些近似数,再在班级里交流。